返回书籍页 登录

千古女将秦良玉 姜琍敏

作者:石华鹏 | 发布时间:2015-12-02 15:18:03 | 字数:3538

中国文化中有一个很不光彩的传统,即男尊女卑,一方面推崇孝悌之道,另一方面又对广义上的“母亲”、“姐妹”们充满蔑视;甚至把很多历史变迁或亡国之君失败原因,在相当程度上归咎于“红颜祸水”,什么妹喜听裂帛,媬姒戏诸侯,什么飞燕、合德、杨玉环;乃至于早已千疮百孔的大明之亡,也硬和个陈圆圆扯上干系;实际上从来都处于从属和被玩弄地位的“祸水”们,虽然确实起过种种负面作用,但她们绝大多数充其量也只是些外因,压根儿负不起那么大的历史责任。

不过,即使如此,在几千年漫长而黑暗的男权社会之中,却也总是此起彼伏地突显出一些相形而格外耀眼的女英雄和巾帼名将,如惊鸿一现、彗星飞掠般,撕裂历史的暗夜,甚至光照千秋。如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击鼓抗金的梁红玉,还有杨门女将穆桂英、巾帼名将秦良玉——说到这位秦良玉,有些让我困惑的是,尽管她的实际战功、职称和历史地位在所有这些女英雄中,可能是最高的,比如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单独载入正史将相列传的巾帼英雄,唯一凭战功封侯和“一品诰命夫人”的女将军;后来还领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保。数十年间,秦良玉率领着明末几乎最后一枝精锐部队“白杆兵”转战南北,屡获胜仗,被四川人民誉为“福将”、“常胜将军”。《明史》卷270列传第158,且有专门的秦良玉传——可就是这么一位骁勇善战的女英雄,却不知何因被岁月默默地淹没了。当然,主要是在坊间,其实际声名远远不如前述的梁红玉等名将,甚至,当我询问身边的亲友时,几乎都不知道秦良玉为何许人。有一二略知情者,也说不清个一二三。不禁令我为这位中华民族少有的巾帼英雄扼腕三叹,甚抱不平呢!而所以如此,个中原因恐三言两语也说它不清,不如就将秦良玉的事迹揭示出来,让更多的人们对她有个清晰而客观的认识吧。

秦良玉,字贞素,明万历二年(1574年)出生于四川忠州(现重庆市忠县)鸣玉溪。秦良玉的娘家出自著名的忠州秦氏家族,始祖秦安司于元朝至正十一年从湖北麻城县迁入四川境内,其后裔居住于忠县等地。秦良玉是秦安司的第九世孙女,她的父亲秦葵是位具有爱国思想的岁贡生,饱读诗书,见多识广,算得上是一方名士。他育有三男一女,秦良玉居于第三,上有哥哥邦屏,邦翰,下有弟弟民屏。秦良玉是家中唯一的女孩,父亲尤其钟爱她,认为虽是女孩子,也应习兵自卫,以免在兵火战乱中“徒为寇鱼肉”。

关于秦良玉后来从军等经历,《明史》卷270列传第158秦良玉传有这样的描述:

“秦良玉,嫁石砫宣抚使马千乘。万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与副将周国柱扼贼邓坎。二十八年正月二日,贼乘官军宴,夜袭。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金筑等七寨。已,偕酉阳诸军直取桑木关,大败贼众,为南川路战功第一。贼平,良玉不言功。其后,千乘为部民所讼,瘐死云阳狱,良玉代领其职。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

不仅如此,秦良玉忠诚不二、憎爱分明的政治立场也始终坚定不移。如天启元年,四川永宁土司奢崇明叛乱。他夙来听闻秦良玉的英名,发难时就遣人带着厚礼去见秦良玉,劝诱她通同作乱,以为臂助。不料却碰了一鼻子的灰。秦良玉义正辞严地对来使说:“难道你们没有听闻我秦氏世代笃诚、忠贞朝廷么?我两位兄长邦屏、邦翰奉旨援辽东,俱死于王事。我弟民屏幸得负伤归来,现已痊愈。你和主子胆敢反抗朝廷,我唯有率领弟侄,效死报国。你们居然还想凭盗来之财污辱我的人格?”说完,命令手下将来使奉呈的金银掷还来使。

可是来使仍不识好歹,竟出言不逊,恼得秦良玉性起,立即拔出佩剑,将其砍作两段。随后集聚兵马,与弟弟侄子等,疾赴平叛前线,投入巢匪战斗。

当时,叛军占领重庆已有9个月。而从二郎关到佛图关是重庆的出入要道,叛军有数万人把守着,连营达17座。明军总兵杜文焕等率军多次进攻不克。秦良玉遂请命,要求从间道绕出关后,与明军两路夹击。获准后她便依计进军。那些叛兵只管前敌,未防后袭。谁知突然从背面杀出一枝悍军,当先一位女将军铁甲银枪,蛮靴白马,麾军直入,狂杀猛剁,顿时令叛军乱作一团,无人敢当。前方的明军也趁势踹入敌营,势如削瓜钊草一般,无人遮挡得住。很快,叛军大溃,明军和秦良玉部连下二郎、佛图两关,直捣重庆……

到了明崇祯二年的十二月,清兵绕道喜峰口,攻陷遵化,直薄北京城下。次年又向东攻占永平、滦州、迁安三城,一时形势极为险峻。崇祯皇帝匆忙下诏征调天下兵马勤王。谁知各地兵军除了明季忠臣户象升挥军入援外,其余多装聋作哑,就是一些出兵的部队,也沿途逗挠,畏葸不前。却有一位出类拔萃的女丈夫,慷慨誓师,不远千里自川东起程,入京勤王。她就是大义凛然的秦良玉。

原来秦良玉闻得勤王诏后,毫不迟疑。火速“出家财济饷”,亲率白杆兵兼程北上。她撒去钗钿,除去环佩,改穿峨冠博带的男装,扮成一个英武的男将。并且还挑选了数百名健妇,也令她们易装相随,作为自己的亲兵,倍道驰援。

当时各地陆续赶来的十余万官军,均屯驻在蓟门近畿一带,却仍是互相观望,迟迟不前。独独秦良玉所部一到京郊便率先奋勇出击,后在在友军配合下,奋力收复永平、遵化等四城,解除了清兵对北京的威胁。

秦良玉的事迹传到崇祯皇帝那里,他大为感动。立刻派特使携带大批酒肉前去犒军,并且传旨在平台召见了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女将军秦良玉。秦良玉仍是一身男式朝服,从容叩首,三呼万岁。后又镇定奏对,不但令崇祯帝大悦,连朝中一班大臣也都暗自起敬。

崇祯帝当时颁布诏旨,晋封秦良玉为一品夫人。后来,崇祯帝仍然感慨万千,又写下了四首诗,夸赞她的功迹,并御笔亲誊,赐给了秦良玉。其中一首读来尤令人动容:

“蜀锦征袍自剪成,

桃花马上请长缨。

世间多少奇男子,

谁肯沙场万里行?”

秦良玉一生戎马40余年,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然而形格势禁,历史大局已无可挽回。到了南明隆武二年,清军攻占北京,并大举南侵。此时秦良玉年已七十三岁,且明知敌我势力已不成比例,但她仍毅然接受南明隆武政权赐封太子太保、忠贞侯封号以及“总镇关防”官印,继续高举扶明抗清的旗帜,并准备率军前往福建抗清。然而由于郑芝龙的叛变,隆武帝被捉,秦军未能成行。

南明永历二年(1648年),在西南的永历皇帝派人加秦良玉太子太傅,授“四川招讨使”。可惜的是,几日之后,秦良玉就抱恨而终了。

关于秦良玉的死,也有过一些不同说法。如有一种说法是,秦良玉是被李自成的军队杀死的。也有学者说秦良玉是病逝的,那她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其实要弄清此事并不复杂,明史上即有明确的记载:

“张献忠尽陷楚地,将复入蜀。良玉图全蜀形势上之巡抚陈士奇,请益兵守十三隘,士奇不能用。复上之巡按刘之勃,之勃许之,而无兵可发。十七年春,献忠遂长驱犯夔州。良玉驰援,众寡不敌,溃。及全蜀尽陷,良玉慷慨语其众曰:“吾兄弟二人皆死王事,吾以一孱妇蒙国恩二十年,今不幸至此,其敢以余年事逆贼哉!”悉召所部约曰:“有从贼者,族无赦!”乃分兵守四境。贼遍招土司,独无敢至石砫者。后献忠死,良玉竟以寿终。”

前面所述,一代天骄秦良玉身后几被淹没于岁月之中。这只是相对而言。其英名在民间不如其他巾帼英雄大,在史界和学界却历来不乏崇敬之声。如在秦良玉将军去世以后,历代许多诗人、词人为了纪念这位忠贞不渝的爱国将军,纷纷以诗、词进行赞美。

而在这些盛赞秦良玉的诗篇中,还有出自清末女英雄秋瑾的。二人同为巾帼女儿身,故惺惺相惜,别有一番真味在诗中:

古今争传女状头,

谁说红颜不封侯。

马家妇共沈家女,

曾有威名振九州。

莫重男儿薄女儿,

平台诗句赐娥媚。、

吾骄得此添生色,

始信英雄曾有此。

到了近现代,也有不少文人大家对秦良玉表示了高度的赞赏和崇敬之情。如著名女作家冰心写道:

“秦良玉死了,他的哥哥邦屏、弟弟民屏、儿于祥麟、媳妇凤仪,都为国家壮烈的牺牲了! 她虽是一位出身儒门的闺秀;可是志安社稷,爱国忠君。她生在多事之秋的明朝,国内有土匪流寇的骚扰;国外有满骑倭奴的侵略,多少文武百官,士大夫将帅,没有不为自己的名利在明争暗斗的,有谁像秦良玉一样?一生的精神,都拿来放在安内攘外,剿贼御侮上面呢?她一生为国家奋斗,为民族牺牲;她没有过一天舒服快乐的日子,日夜在为战事筹划。一直到死,还念念不忘保卫她的家乡石砫,这种爱国保家乡的精神,非但使后世的人永远赞美,永远敬佩,更值得我们永远怀念!永远学习的!”

郭沫若亦曾撰文赞誉秦良玉:“像她这样不怕死不爱钱的一位女将,在历史上毕竟是很少的”。

1908年,胡适也赞道:“中国历史有个定鼎开基的黄帝、有个驱除胡虏的明太祖、有个孔子、有个岳飞、有个班超、有个玄奘;文学有李白、杜甫,女界有秦良玉、木兰,这都是我们国民天天所应该纪念着的。”

选自《福建文学》2014年9期

目录
目录

正文卷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体
字体大小 默认
行 间 距 默认
保 存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