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籍页 登录

爱恨交织说房子

作者:石华鹏 | 发布时间:2015-12-02 15:16:02 | 字数:1750

——读陈思呈散文《妈妈的房子》

石华鹏

福建闽南地区流传一句俗语:人生三大事,娶妻、生子、起大厝。起大厝就是盖大房子。盖一栋自己的大房子,是人生浓墨重彩的三笔之一。意思是说,人活一世,不在自己手中盖起几间大厝,不仅妄对自己的人生,也愧对他人的眼光,是一件说不过去的事儿。可见房事非小事。

起大厝,好听一点说起的是人的需求、人的价值、人的梦想,朴素一点说起的是人的脸面、人的身份、人的虚荣心。房子承载的或者说附加在房子上的这些个东西,远远胜过了房子遮风挡雨的物质本质。为什么会这样呢?不就是几间房吗?还真不是几间房的问题。房由“户”下面加个“方”组成,户是门户的意思,方是“放”的本字,意思是说房子是安放身体和安歇心灵的地方;房子不仅仅是一块地方,它还是财富,是艺术,是亲情,是民生,是经济,它还真不是几间房的问题,它的本质是人的问题。

有钱没钱,混得好与坏,想方设法也得起大厝。自古以来如此。所以在闽南地区的山间海边,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绝伦、中西合璧的老别墅,那是一些老华侨当年在东南亚发迹之后回家乡盖的,耗资天价,设计精美,盖房的人早已不在世,而房子依然矗立,昭示着一个家族昔日荣光;也可以看到一栋栋新盖起的房子,三两层的别墅式样,红墙绿瓦,或绿墙红瓦,在乡间醒目地挺立,这是新一代闽南人完成的“人生三大事”之一。闽南人爱拼会赢,发达后回乡做的第一件事是起大厝,有位老板推掉父辈的小厝,盖起富丽堂皇的八层高楼,装有电梯,其实里边常年住的只有年迈的父亲一人。

每次乘汽车或坐动车前往闽南,对车窗外闪过的一栋接一栋的精美大气的房子,我都忍不住想象那房子里边外边、或热闹或寂寞的故事,其实这些房子又有多少跟“居住”有关了呢?但不管怎么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语)”是几千年下来老祖宗为我们规划的美好人生,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为“安其居”去奔波去努力呢。

只是,蜗居城市中的我们,想在城里起一座大厝,看来是妄想了,而费九牛二虎之力购一间两三居室来实现人生三大事之一成为可能,但得大半辈子成为它的“奴隶”了。

房子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为敏感最为奇绝的词汇之一,与房子有关的一切话题都有可能成为新闻源——富人有豪宅;穷人住地下室;贪官记不住有多少套房;小三儿在空房中等待;工薪族一辈子成房奴;农民工望房兴叹;开发商发“房”财;“钉子户”喜忧参半;有的房子精美绝伦;有的房子是“丑八怪”;房价是温度计,有人盼升有人盼降……爱也是它,恨也是它,爱恨交织在一起的还是它。

读过陈思呈《妈妈的房子》,促使我生发出以上一些小感慨。同样,《妈妈的房子》也是一篇让人感慨的散文。作者写妈妈买房子,同时写的是一位母亲对子女的爱;作者写母亲对子女的爱,同时写的是上辈人对房子的感情和态度。文章语言精道,人物生动,朴素中藏着智慧,细节中饱含深情,是一篇好散文。

为女儿买房,母亲表现得执著又细心——买房毕竟是普通人生活中天大的事情,不仅得倾其所有积蓄,还得谨慎防范花样百出的骗局以及应付繁琐的各种手续,一个老人独自来面对这些,她得把自己“武装”起来,把一个人变成一支队伍,来攻占“买房”这个难啃的高地——所以,母亲在这件事上,不仅有将军那般说一不二的派头,而且精于“算计”:母亲说要为女儿买房就来了;一下火车就掏出一张标识得花花绿绿的楼盘地图;装修时也是与各路施工队“软硬兼施”……年老的母亲独自完成这一切,好像没孩子什么事儿。

一个不大但温暖的家在陌生的城里总算安下了。在夜晚,在无数的高楼丛林中,有一盏灯光属于自己,这是一件多么让人安心的事儿,房子在这一刻显示了它的重要。作者认为母亲那么喜欢房子的原因,是缺少一种安全感,而房子能给她安全感,所以无论怎样她都要为女儿买一套房,给女儿最后的安全感。

忙完这一切,在幸福的生活正要如花儿那般绽放时,母亲得癌症了。母亲不是害怕死亡,她是害怕离开孩子们,她用买房子为自己和孩子们铺垫的生活才刚开始,却没有时间了。母亲毕竟是母亲,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仍然用她认为有用的生活经验来告诉孩子如何防范生活中的“麻烦”,文中写道:“她很担心自己火化了之后,火葬场的人拿别人的骨灰胡弄我们。她让我到时送她去火葬场时,务必带着记者证去,他们看到是记者,就不敢乱来了……”

面对文字的这一刻,我们都会感动。

目录
目录

正文卷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体
字体大小 默认
行 间 距 默认
保 存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