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籍页 登录

文字的性感与调调

作者:石华鹏 | 发布时间:2015-12-02 13:54:24 | 字数:1838

——读陈丹青散文《善良的观看》

石华鹏

或许说《善良的观看》是篇散文并不太严谨,因为这篇文章是陈丹青为鲁迅之子周海婴的摄影作品集《历史的“暗室”——周海婴早期摄影作品展(1946—1956)》写的一篇类似序言的东西。序是没有定规的,可叙可议,可悟可评,加之,陈丹青着力对周海婴民间摄影师或曰公民摄影师形象的刻画,重描述轻评论,由此我更愿意将这篇序当散文读,或者说当美文读。散文是什么?我以为,除了虚构文体如小说之外的,一切有性情、有见识、有趣味、有人事,甚至有观点的文字,都是散文。

陈丹青成为著名画家之后,又成了有洞见、敢怒敢言的著名作家。有人说,陈丹青写的比画的好。有人说,当代作家中陈丹青文字最好,是用字在表达意思,而不是用词。有人说,陈丹青是完全独立而宏大的,每个话题,你投一个石头子,他马上一条河过来。

以上说法均不为过。我读过陈丹青很多文章,有些不止一遍,三遍四遍五遍的都有,这样读,已经不是浅尝辄止的了解,而是变成了学习和琢磨:他是如何“炼制”文字的。——当今中国,如此讲究和耐读的文字已然很稀有了——他的文字为何有如此魅力?我试图用两个词来概括:性感和调调。

陈丹青在谈到某篇文章写得好时,喜欢用“性感”一词来描述——谁谁的文章写得好,很性感。性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能够引起异性情欲的;肉感。”照此,“性感”在陈丹青这里的意思是,引起读者阅读欲望,而且表达传神,可触可感。既然陈丹青心中好文章的标准是“性感”,那么,我以为他的文章也是性感的,至少是朝着性感方向努力着。

拿《善良的观看》这篇文章来说,性感的表现之一,是他让一个人物形象如大理石上的浮雕般凸显了出来。这篇文章之前,我们至少知道周海婴先生有两个形象,一个是最为著名的,鲁迅之子;二是无线电专家兼人大代表。在这里,陈丹青让我们看到了周海婴的第三个形象:在时代崩解,政权胜败之间,以私人角度记录众生相的民间摄影师或曰公民摄影师。陈丹青这样表达周海婴摄影师形象的意义:“布列松的新闻摄影和周海婴的私人照片,分别留取了1949年前后的中国的真相。同一座城市,同样的市民,在布列松那里,我们看见时代崩解,政权的胜败;在周海婴那里,生活之流并未切断,战时的纷乱过去了,日后的政治严寒尚未到来,民国的上海,风神如昔。”把周海婴的摄影作品,上升到与1948年至1949年间法国著名记者布列松在中国拍摄的伟大作品比肩的位置,或许不为过。

可以说,陈丹青《善良的观看》一文的意义,是发现了周海婴“鲁迅之子”形象之外的又一著名的形象,这一形象在陈丹青笔下可触可感,十分丰满,堪称性感。谈到周海婴,谈到周海婴的摄影,当然绕不过鲁迅,陈丹青文的厉害之处,是更为深层次地挖掘出了摄影师周海婴与伟大父亲之间,“唯父子间才会牵连的内在理由”:“在书写时代,因苦闷而呐喊的慈悲心,鲁迅以入木三分的文学描述清末民初的众生相;在影像时代,因善良而观看的好奇心,海婴悄然自喜,沉溺摄影,留取民国末年接连共和国之间的韶光。”陈丹青称,这对父子间有迹可循的遗传,是迷恋图像,敏于观看。这样说法是成立的。

陈丹青文字的性感,不仅表现在内容上赋予洞见的发现,在表达上,他的文字准确而优雅,行文走笔中,有那么一股独特的调调。所谓的调调,也可称腔调,它是一种气,气息,气韵;也是一种声,有节奏的金石之音。如果说一个作家的表达有了自己的调调,那他的语言才算有了一定的功夫,往大里说文体意识强烈,才称得上真正的作家,有些人虽然“著作等身”,语言是粗糙的,配不上“作家”一词。

那么,陈丹青的文字是什么调调呢?

读了这些字句,你或许会有所感觉。“第一念”“年方”“此事非仅”“似唯鲁迅而已”“关乎记忆,关乎记忆的淹没”“允为”“甫告成立”“毕生谦抑”“残存着民国的余绪”“晚岁”“他的拍照的冲动”……没错,字句间夹杂着诸多的文言词句,全文下来,有一股文言的僻雅之美。语句的文言之美,正是五四之后诞生于旧学与新学之间的那批包括鲁迅、沈从文等在内的作家的语言之奥秘。今天很多作家的文字之所以干瘪、粗糙,是因为失却了文言的滋润,也便失却了汉语独有的雅致的美。而陈丹青是个“异数”的存在,他的文字延续着现代文学大师们的气韵——尤其受鲁迅散文语言的影响之大——于是,形成了他式样讲究、老派,又不失时髦的表达调调。

《论语》有云: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说质朴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质朴,又未免虚浮,文采和质朴两者适当,才是君子。或许,陈丹青之文,是君子之文。

2012年4月 福州

目录
目录

正文卷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体
字体大小 默认
行 间 距 默认
保 存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