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籍页 登录

多维视野中的朱熹(三)

作者:曾纪鑫 | 发布时间:2018-07-31 15:18:01 | 字数:3020

简略地叙述了朱熹的人生经历及学说的形成过程,现在该说说他所创立的理学内涵了。

朱子理学博大而精深、理性而思辨,非三言两语所能道明,即使道明,也显得抽象而枯燥,给普通读者带来一定的阅读障碍。然而,朱熹人生精华、伟大成就与显赫地位的落脚点,就在于他那兼收并蓄又卓然独创的朱子学说,因此,对其历史渊源、发展衍化、主要内涵,我不得不进行一番梳理与概述。

当孔子以增删、编订、整理经书为手段,将具有宗教性质的原始儒学改造为积极入世的世俗儒学后,又由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定于一尊。从此,儒学从诸子百家中一跃而成为一枝独秀的显学,占据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心地位。由原初的宗教儒学到孔子的世俗儒学,再到董仲舒的政治儒教,儒学发展停滞,固步自封,日益僵化。当佛教传入中国,盛行于隋唐后,儒学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主导地位受到动摇,逐渐走向式微与衰落。理学又称道学,是儒学的继承与发展,是“儒学对佛教思想的挑战,有了一个创造性的回应”。理学家们的努力,就是给传统儒学注入新的内容与活力,挽回伦常扫地的衰颓世风。如果说道教是回应佛教,并以佛教作为参照模拟系统而创立的一种本土宗教,那么理学也是在佛教的刺激下,吸收某些佛教思想而对传统儒学所进行的一种改造。

通过朱熹的求学经历,可知早在他建立庞大而严谨的朱子学体系之前,理学就已形成并广为传播。所谓理学,是在宋代产生发展,以抽象性、思辨性的哲理来论证儒家伦理的学术思潮。理学萌芽于北宋时期,周敦颐融佛道于儒学,成为理学最初的创始人之一。只有当张载完成《正蒙》一书后,传统儒学这才真正称得上有力地回应了“佛教思想的挑战”。《正蒙》是中国思想史上一部罕见的专讲哲理的著述,张载以传统的经验主义方法,对存在进行了系统论的探索。后起的二程,也就程颢、程颐兄弟曾师从周敦颐,程颢撇开佛教中的信仰主义,尽可能地将其纳入儒学轨道,使得传统儒学发生变异,具有了哲学抽象的规范化与原则化成分。弟弟程颐继续兄长的探索,认为心就是性,性就是理,理就是道,形成了较为粗疏的天理论。

二程为河南洛阳人,他们的学说也称洛学,当时的影响,仅仅局限于中原一带。而朱熹诞生时,理学已在福建,特别是闽北有了广阔的“市场”。这主要归功于一批过渡性人物的传播与弘扬,后人常常提及的闽学先驱主要有三人——将乐人杨时、沙县人罗从彦、延平人李侗,因他们的出生地皆属当时的福建南剑州,也就有了“南剑三先生”之称。三人中最早携理学入闽的开创性人物为杨时,据说他在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学成辞归,老师出门相送,不由得说道:“吾道南矣。”程颢说出这么一句带有预言性且常被引用的话来,说明他的确具有哲人睿智的穿透性目光。中原长期都是专制正统控制最严、浸染最深的地盘,理学一时难以立足,而福建在唐以前还属化外之地,进入宋代,福建士子虽在多次科举考试中有着出色表现,但就整体而言,文化的深度与广度与中原不可同日而语,因此,程颢对自己创立的学问经由弟子在福建的传播寄予了极大的期望;与此同时,金兵日益紧逼,北宋积贫积弱,中原眼看就要沦为敌土,文明的重心将发生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南移,那时的福建,传统文明与新的学说融汇一体,可以预见的是,将形成一股蔚为壮观的滚滚洪流。

作为程颢的得意门生,杨时回到故乡闽北,到他83岁高龄辞世之时,长期收徒讲学,门生达千余之众,被后世誉为闽学鼻祖,罗从彦、朱松、刘勉之、李侗等人都是他的得意门生。朱熹正是站在这些前辈的肩膀上,以恢弘的气势、超拔的气概、包容的大度,构建了朱子学说,丰富、完善、创立了真正意义上的福建理学,即闽学。其实,与朱熹闽学多次论辩的陆九渊心学、张栻湖湘学以及吕祖谦的婺学等,都属理学流派,只是不同的分支罢了。

朱熹闽学不仅继承了二程洛学,对北宋以来的理学思潮也进行了一次全面而系统的总结,集诸儒之大成,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创新,被全祖望在《宋元学案·晦翁学案》中称为“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

具体而言,朱熹的闽学,以传统儒学的伦理为本位,有效地吸收佛、道文化优长,去除与中国古代社会制度、思想文化不相吻合的宗教成分,将儒学道统体系化、儒家思想哲理化、儒家经学义理化、儒家学说大众化,融儒、道、佛三教于一体,构筑起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新儒家理论思想体系。

在此,我们不得不强调的是,朱熹剔除佛道中的宗教成分,并不是真正地废除宗教。他反对宗教中的形式与仪式,反对宗教的社会化,却吸收了佛教与道教中的禁欲主义与虔诚精神,将社会宗教化,建立起一种以理学为核心标准的准宗教或新宗教。

若论早期理学家的最高哲学范畴,周敦颐的是“太极”,张载的名“太虚”,程颢、程颐的称“理”,又叫“天理”。作为二程洛学的四传弟子,朱熹哲学逻辑结构的最高范畴则直接借用了他们的理,他将理又名为道、太极、天理;理之下,便是阴阳,也称气;由于气的不断运动变化,所以形成了人间生生不息、丰富多采而又千差万别的现象世界。由理下推为气——万物,上推则为万物——气——理,由此构成了朱熹哲学体系的内在联系模式。他认为理是独一无二、寂然不动的,是万物的本原与法则,是先在的超感觉、超时空的绝对,是伦理道德的准则,是一个纯然绝对、远离尘世、洁净广阔的世界,理借气而存在,因万物而展开。

为使理——气——物——理的内在逻辑结构在整体上达到贯通圆融的效果,朱熹提出了“理一分殊”、“理之流行”、“太极动静”、“道之流通”等理论与命题,其中的“理一分殊”实为朱子学说之骨架。

朱熹曾对“理一分殊”阐释道:“一理之实,而万物分之以为体。”现实存在的分殊现象,就是理,就是本质。万物的存在就是现象,现象本身就是理,理是一切现象的总和,正所谓“一月普现一切月,一切水月一月摄”。对此,朱熹进一步解释道:“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源,但所居之位不同,则其理用之不一……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具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

若用现代哲学观点对“理一分殊”进行解释,那就是理是人的意识,自我意识渗透于存在之中,存在的现象是多维多层的,理也只有在这林林总总的存在现象中得以体现。

有了“理一分殊”,自自然然就引出了朱熹的方法论——“即物穷理,格物致知。”万物无不折射天理,通过对物质的剖析、理解,即可获得渊博的知识及对世界的正确认识。“格物是物物上穷其理,知致是吾心无所不知。格物是零的说,致知是全体说。”然后,再过渡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百科全书式的巨人,朱熹学说博大而精深,除独特的哲学思想外,还有政治学、心性论、道德论、伦理学、经济思想、文学思想、教育思想、自然科学思想、美学观、历史观,等等等等。这些学说、思想、观点全部围绕理——气——物——理的哲学逻辑结构展开,比如具有理的性为“天命之性”,理与气相杂的性叫“气质之性”、“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也即理与气的关系,构成了朱熹的心性论;理是没有“物欲”的“道心”,气是具有“物欲”的“人心”,由此形成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道德论;夏商周三代,天理流行,属王道政治,此后则“人欲横行”,谓霸道政治,王霸之辩构成了朱熹的历史观……

只要我们理解朱子学的基本特征是将伦理上升、超拔为本体的高度以重建人的哲学,理解了朱熹哲学思想中“理——气——物——理”的内在逻辑结构,“理一分殊”的核心骨架,“即物穷理,格物致知”的方法论,于朱熹理学就可勾勒出一个较为明晰的轮廓,窥一斑而见全豹。

目录
目录

作品相关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体
字体大小 默认
行 间 距 默认
保 存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