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籍页 登录

茶韵仙骨 二

作者:曾纪鑫 | 发布时间:2018-07-16 14:35:45 | 字数:4155

陆羽人生之初,就给人们带来了一道难解之谜,竟以一个弃孩的身份出现在世人的视野之中。

不知父母,不知血统,不知贫富,既不明不白,又无挂无碍。这一独特的现身之况,为他的日后发展与人生道路埋下了一道纡回的伏笔。

为他作传的后人在感到困惑的同时,也为灵动的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一个秋天的日子,从湖北省天门市(唐开元年间属复州竟陵郡)城西湖滨的龙盖寺里,信步走出一位和尚。他走出山门,走在广袤无垠的江汉平原上。纵横交错的河流湖泊微波荡漾闪烁着点点银光,收获过的田野裸露坦呈着一片肥得冒油的黑色,一袭红色的袈裟点缀着这油画般的风景使其跃动着一股神性的光芒。和尚越走越近,于是,我们就知道了他是龙盖寺的主持,法名智积禅师,人称积公。积公正在苦苦地思索着玄妙的禅机佛理,突然就听到了一阵凄厉的雁叫。“雁叫声声长空裂”,难道佛祖通过秋雁昭示着什么奥妙的天机吗?积公抬头一望,但见不远的杨柳林中群雁喧集。他缓缓地走了过去,竟发现三只大雁正展开洁白而温暖的羽翼,守护着一个约摸三岁的孩童。这孩童不是别人,就是日后被人誉为茶神的陆羽。以慈悲为本的积公见到这一来历不凡的孩童,不禁善心大发,当即抱回寺院收养。

陆羽一露面,就有神灵护佑,就有佛光普照,传说虽则神奇,但也算得上与他身后的“茶神”称誉前后照应。

往日的天门城里,就有雁叫关、古雁桥等地名,可见这一传说流传之广、影响之深。

积公将小陆羽抱进寺院,出家之人既无抚养小孩的经验,坐禅诵经的生活环境也不宜于养育孩童,只得将他托给当地一名姓李的儒士代养。李家有位比陆羽略小的女儿李季兰,他们俩青梅竹马,相处甚洽,充满了难得的情趣与欢乐。

一晃五六年光阴转瞬即逝,这年,李儒士因出仕而离开竟陵,陆羽也就重新回到了智积禅师的身边。

不难想见,在李儒士家中,陆羽曾接受了较好的启蒙教育,其内容自然便是那些典型的儒家经典。到了寺院,积公理所当然地就教陆羽念经诵佛,并打算为他剃度受戒。

然而,已受了儒家思想浸润的陆羽却不买账,他说自己无兄无弟若是做了佛门弟子岂不断了祖宗香火?他说他不想在古刹深院寂然枯坐研读佛经,要学的话,就继续先前的儒家学业……积公没想到陆羽这孩子不念养育之恩,竟敢违逆自己的意愿,不禁十分恼怒,“执释典而不屈”,一定要陆羽学习佛家经典。陆羽虽只九岁,但性格倔强,毫不妥协,针锋相对。积公虽怒,但也没有采取什么断然的强硬措施,而是把他当作一个杂役来使唤,要他清洗器具、打扫寺院、清除粪污、和泥抹墙、背瓦盖屋、放牧耕牛,积公想让他在繁重的劳役折磨中改变初衷。

不曾想陆羽仍然我行我素,杂役、放牛之闲,他就掏出东汉文学家张衡的《南都赋》等文章研习、诵读。积公恐陆羽在儒学典籍里越陷越深,就不再让他外出,将他关在了庙后园中除草剪枝,还派一名大徒弟监视督促。

陆羽实在不堪忍受寺院的封闭寂寥与苦役折磨,一日乘人不备,他翻墙逾院,顺利地逃出了龙盖寺。

逃出寺庙的陆羽还只有十一岁。一个十一岁的孩子,自然谈不上什么思想,但他独特的身世使他从小就养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个性。在李儒士家,作为一个寄养的小孩,积公肯定支付了一定数目的抚养费用。这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寄人篱下,真父无从知晓,养父是积公,七弯八拐地转到李儒士手 上,虽尽养育之责,但对他的管束自然不会太多,要求也不会过于苛刻。也就是说,陆羽是在一种较为宽松的环境里长大的,从小就养成了无拘无束、倔强不羁的性格。与李季兰的嬉戏玩耍,使他感到了一种难得的亲情与家庭的温暖;刚一懂事,接触到的就是儒家经典,使他的接受思维渐成雏性并带着某种明显的指向态势。将这样的一个小陆羽再行送回寺院,其格格不入也就可想而知了。本来就没有亲情的积公对他整日板着脸呵斥来呵斥去,他无以忍受;与世隔绝的寺庙里没有民间的活泼、清新、惬意与欢笑,死气沉沉的空气让他憋闷难受;人们虽然尊重理解佛教信徒,但对其生活方式总是怀着一股善意的嘲讽与怜惜,如今却要他剃光头发清心寡欲一辈子寂守青灯,这在陆羽是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由此可见,陆羽并不是对儒家喜欢到了骨子里头并将其作为人生信奉的要义,而是把它当作一种反抗的工具与手段罢了。其实,回到龙盖寺的两年生活对他此后的人生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他反感佛教的世俗形式,但喜欢佛家经典深得佛学精髓;陆羽与茶有缘,肇始于他给养父兼师父的积公当“下手”,干些煽炉子、清洗茶具的煮茶辅助杂活,积公原指望日后能将自己的袈裟传给养子,没有想到在陆羽心田中播下的却是一棵爱茶嗜茶的种子;他对积公的搭救抚育之恩念念不忘,四十多年后智积禅师圆寂,陆羽闻讯,不觉放声哀哭,并作了一首《六羡歌》以明心迹并表悼念之情……

且说陆羽逃出寺院,举目无亲,且年龄尚小,其貌不扬,说话结巴,身无长物,何以为生?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他在一座十里凉亭歇息时,遇到了一个戏耍班子。班主见他聪明伶俐,无依无靠,就收留了他,让他表演木偶滑稽戏。陆羽生性诙谐,滑稽多智;其貌不扬,正好可以扮演令人捧腹的角色;说话口吃,反而增加喜剧效果。如此一来,陆羽“歪打正着”,一下子就成了剧班的名角,颇有几分“英雄有了用武之地”的味道。他不仅表演,还编写“台词脚本”,作“谑谈”三篇达数千言,并撰有一卷戏学专著《教习坊》。因戏子之卑与戏班的辗转流浪,这些著述当然不可能留传后世。

这样的过了三年演艺生活,也就是在他十四岁的时候,命运之神向他露出了灿烂的微笑。原河南尹李齐物被贬为竟陵太守,为迎接上任新官,竟陵县令特召陆羽所在的戏班前来演出助兴。李齐物慧眼独具,看罢陆羽的演出,不禁大为赏识,专门接见。李太守爱抚地拉过他的手,拍着他的背,一番交谈后,更是为陆羽的身世及求学求艺的事迹所感动,觉得他不该久陷戏班,应重返学业。临别时,李太守“亲授诗集”,并郑重地把他介绍到火门山隐士邹墅夫子那儿去求学。

陆羽在火门山除了系统地诵读经书外,还经常到附近龙尾山的野生茶林里采摘茶叶,为邹夫子煮茗烹茶。禅茶一味,清心明目、提神醒脑的茶叶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就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一般和尚都能通晓茶事,主持积公就更不待言。陆羽在龙盖寺经过积公的调教,对茶事已有相当的基础。但那时,他是被动的接受茶事,还带有一定的抵触情绪。而在火门山就不同了,他是出自内心深处地爱上了茶,并开始有意识的对茶进行考察与研讨。邹夫子见陆羽爱茶懂茶,特地请人在火门山北坡凿了一眼深泉,井水清澈澄明、甘冽醇厚。正是在这里,陆羽初步认识到了茶叶与泉水之间的亲和与互补关系。

三年学业期满,陆羽俨然成了一名饱学儒士,他告别邹夫子走下火门山,到了另一位受株连而贬到竟陵的礼部员外郎崔国辅那儿游处,做做清客,当当幕僚,日子过得甚为清闲而散淡。

时间一长,陆羽心头,总要不时地涌过一股深深的失落与惶惑,他觉得生活里还缺少一点什么。缺点什么呢?缺少质量,缺少意义,缺少一种有声有色的滋味。他决心从眼前雍容生活的茧壳中挣脱而出,去追寻生命的另一种别致的风采。

唐天宝十三年(754年), 二十二岁的陆羽第一次告别故乡竟陵,向西蜀进发。他心中潜隐着的一棵种子在火门山萌芽后已渐渐长大——从对茶事的被动接触到依恋执着,现已变成了一种自觉的行为。陆羽西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考察茶叶、研究山水,并探讨茶叶与山水间的有机关系。

唐代饮茶成风,据《封氏闻见记》所载,中原地区自邹、齐、沧、隶以至京师,无不卖茶、饮茶。当其时,佛教盛行,特别是“坐禅”,要求晚 间不食不睡,茶既能解渴,又能驱赶睡神,僧人们自是得益非浅,一时成为佛门良友;唐代科举会试,举子们困于考场,监考官终日疲劳,于是,朝廷特命以茶果送到考场。举子们来自四面八方,朝廷一提倡,饮茶之风在全国各地士人群中大为倡行;唐代诗歌极盛,吟咏成风,诗人为了激发文思,需有提神之物助兴,茶为首选;封建帝王、达官贵人食甘咽肥,难免昏沉积食,为提神消食治病无不饮茶。一时间,贡茶竟为民间一项新的沉重负担,各地必得定时定量定质向上交纳名茶;唐中叶后提倡禁酒,民间无酒可饮,就以茶为补,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饮茶的进一步盛行……

饮茶在各地区、各阶层的广为流行使得茶叶渐贵、茶具渐精、茶艺渐成,可是,却没有一部有关饮茶的著述。饮茶源流需要梳理,饮茶技艺需要概括,饮茶艺术需要总结,茶道原理需要开掘……是的,中国的饮茶历史发展到了唐朝,应该有一部指导性的、系统性的、综合性的、全面性的茶学专著面世才足以与当时盛行的饮茶之风相互匹配、相得益彰。

历史与时代在焦灼地期待着、呼唤着。

对此,陆羽在饮茶的过程中已敏锐地感知、捕捉、把握到了,于是,他义无反顾地将这一重任扛在了自己年轻而稚嫩的肩头。

忘年之交崔国辅深知陆羽心志,临行前,他将自己最为珍惜的一头白驴、一头乌牛、一枚文槐书函赠给陆羽以助一臂之力。

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我国发现茶树和饮用茶叶的历史,有文献可资查考的,已在三千年以上。为追本溯源,陆羽的目光,自自然然地投向了与湖北近邻的四川。正是此次的出游考察,使他见到了大小不一、高矮参差、形态各异的多种茶树。于是,在此后的《茶经》撰述中,他一开头就写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

如果他足不出户,长期困在书斋,长期固守一隅, 能有以上的广见博闻与详细记载吗?

陆羽遍游巴山、峡川,后转而北上,至义阳郡(今河南信阳一带)。第二年秋天,他才风尘仆仆地南返故乡。在远离县城三十多公里的晴滩古驿附近找了个幽静之处东冈岭,潜心整理出游所得,进一步研究茶学,为正式撰写茶学专著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东冈岭呆了一年有余,为了充实有关资料,陆羽又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出游考察。他渡江北上,足迹遍及山南、淮南、河南等地。

此次出游,正值安史之乱爆发。一时间,硝烟弥漫,城镇毁弃,田园荒芜,生灵涂炭。正在江北光州(今河南光山县)一带山区考察的陆羽为避战乱之祸,仓促间只得随着涌动的难民大潮一同渡江南下。

为求一个安宁的环境,陆羽没回故乡,而是流落到了东南的江苏、浙江等地。

陆羽本意,是想此次考察后再回竟陵,找一静谧之地,继续茶学研究并潜心著述。猝然爆发的战乱打断了他的回乡计划,终此一生,他再也没有回过故乡竟陵。然而,战乱却怎么也不能终止他心中的伟大宏愿——创作一部全面的、系统的茶学专著。

目录
目录

作品相关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体
字体大小 默认
行 间 距 默认
保 存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