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籍页 登录

走出古隆中 第二章

作者:曾纪鑫 | 发布时间:2018-06-29 09:04:55 | 字数:2227

诸葛亮并非生于襄阳,而是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他于东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生于一个地方官吏世家,兄弟姊妹五人,父亲时任太山郡丞。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比那贫苦百姓自然要强似百倍。

然而,灾难与不幸却像一把利剑残酷地刺向一个幸福而平静的家庭。诸葛亮约三岁时,母亲病故;八岁那年,又遭父丧。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只剩下了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于是,叔父诸葛玄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养育他们的重任。

诸葛亮十三岁那年,叔父诸葛玄被袁术任命为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其时,兄长诸葛瑾已只身流亡江东投靠了孙权;叔父赶至江西赴任,诸葛亮兄妹四人只得离开山东,随叔父诸葛玄入赣。可不多久,汉朝廷却任命了朱皓为豫章新太守,以接替诸葛玄。

官职丢了,薪俸没了,一大群幼小的子女环绕膝下。怎样才能将他们哺育成人呢?被迫离任的诸葛玄茫然四顾,一时间仿佛陷入了走投无路的绝境。

突然,他想起了现正占据荆州的刘表,过去,他们俩也算得上是一对好朋友。只是时过境迁,也不知今日做了荆州牧的刘表会如何对待自己。管不了那么多,活命要紧,只得厚着脸皮、拖儿带女地上荆州去走一遭了。

当时,荆州的治所不在荆州古城,而在襄阳。襄阳位于汉水和唐白河的交汇处,南拊江汉,西屏川陕,为南北水陆重要通道。于是,诸葛玄挈妇将雏,一路风尘仆仆地从江西赶往襄阳投奔刘表。

在诸葛亮一行到来之前,作为东汉末年颇有名望的“八俊”之一刘表,已在刺史任上将荆州这块广袤而肥沃的地盘治理得有声有色。他不仅扫平了治所内的土豪武装,还与孙坚在襄阳打了一场史称樊邓之战的恶仗。素以骁勇闻名的孙坚在战斗中中箭身亡,刘表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战后荆州,与烽火频频的其他地方相比,这里成了一块战争的缓冲地带,变得相对地平静起来。刘表鼓励农桑、休养生息、吸引人才、“起立学校,博求儒术”,招来了大批关西、兖、豫学士,就连在豫东打了败仗的刘备,也投奔到刘表麾下。

就在这样一种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中,诸葛玄一行来到襄阳。他们来得正是时候,自然受到了刘表的热情接纳。

于是,诸葛玄一家人、诸葛亮兄弟姊妹四人就在襄阳安顿下来,过了几年颇为安逸的日子。

这期间,诸葛亮进入刘表设立在城南二里之地的“学业堂”读书。他十分珍惜这难得的机会,起早睡晚,学习非常刻苦。

尽管没有确凿的史料记载,但我们可以想见得到,儿时的诸葛亮,肯定受到了较为良好的启蒙教育,也就是说,在进入学业堂之前,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过着颠沛流离生活的诸葛亮根本没有想到还能进入正规学堂进行系统学习,他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学习非常刻苦勤奋。

在此,我们有必要提及诸葛亮的学习内容。

学堂不是封闭的世外桃园,教育与政治、社会、时代息息相关。战国时诸子百家争鸣的自由活泼已随六国的消亡变成后人们常待追忆、向往的黄金盛世不再复归,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经过帝王的首肯与诏示,被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延及东汉,儒家经学更盛,成了士人们升官进爵的必由工具。据《后汉书》补注引《镇南碑》记载,当时的荆襄,已是“鸿生巨儒,朝夕讲论”,“古典毕集充于州闾”。由此可见,襄阳的儒学风气已相当浓厚。而诸葛亮的业师,即为当时荆州的儒学代表人物司马德操,一位功底颇深的古文经学家。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诸葛亮接受的只能是儒家教育。

当时的儒学,多少还具有一定的生命活力。统治者将它定于一尊,肯定有着一定的合理内涵。只是它被一代又一代统治者所利用,将它作为束缚自由、阉割人性的工具,才逐步走向僵化教条,变为一道约束中国知识份子的桎梏,成为名副其实的“儒教”。

儒学教育在诸葛亮身上打下的烙印相当深刻,他日后的入世进取、对刘备的忠贞不移、生活上的节制克欲等道德观念与行为规范,都可视为此段学堂教育的结果。

好在诸葛亮在学业堂的时间不长,也更因为他有着远大的理想与抱负,这才没有被儒学束住手脚。否则,他极有可能成一个穷经皓首、寻章摘句的酸儒。即使从最好的正面角度设想,大不了就是一名“鸿生巨儒”。即使巨儒也罢,没有多少发展创造、只会“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又有多大的意义与价值,对社会又能作出多大的贡献与付出呢?

一个看似偶然的事件发生作用,改变了诸葛亮的命运。

公元197年,也就是他进入学业堂后的第三年,叔父诸葛玄去世。

此时的诸葛亮一定十分悲伤,三岁丧母、八岁丧父,跟着叔父东奔西走,饱经战乱、流荡之苦,一颗敏感的心灵无时无刻不在经受着痛苦的打磨。刚在襄阳过了三年较为稳定的生活,没想到自己一直依靠着的叔父又匆匆撒手人寰。命运于他,怎样这般冷酷无情?

叔父之死,比失去父亲更为伤心。毕竟,父亲亡时他不到八岁,还不甚懂事,不知道什么叫做悲伤;毕竟,这些年一直跟着叔父,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与谆谆不倦的教诲是他心头的温暖、寄托与支柱啊!

诸葛亮伏在叔父身上嚎啕大哭,他恨不得让自己汹涌的泪水将这充满了灾难与痛苦的人世彻底淹没。

在哀婉的哭声中,诸葛亮变得成熟起来。

叔父走了,失去了基本生活来源,他变得无依无靠,再也不能继续呆在学业堂就学读书了;自己已经十七岁,到了自主自立的年龄,应担负起自己的命运与未来才是。

十七岁,一个既自尊又脆弱的特殊年龄。

正是在这一年,诸葛亮决定不再寄人篱下仰人鼻息,他要凭借自己的劳动与本事,过一种自食其力的全新生活。

于是,他毅然决然地离开襄阳城,来到了城西约二十六华里的隆中村。

襄阳,是他人生的一个中转站,是他进入古隆中的一道不可缺少的序幕。

只有进入隆中,一颗优良的种子才找到了合适的土壤,得到了充沛的水分。

目录
目录

作品相关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体
字体大小 默认
行 间 距 默认
保 存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