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籍页 登录

第十九章 宗爱弑杀一代英主 矫诏扶植南安隐王

作者:曹谁丶源荣枝 | 发布时间:2019-10-30 14:36:53 | 字数:4305

崔浩是国家柱石,拓跋晃是国家储君,因为互相排挤,最后都死于非命。自从二人死后,宗爱在朝野上一手遮天,整天巧言令色,欺上瞒下,弄得整个朝廷乌烟瘴气,高允等忠臣上表规劝,可惜奏章都被宗爱给截留了,事后宗爱找个借口,把高允外调到怀州去当了刺史。

宗爱开始卖官鬻爵,拓跋焘南征刘宋,一直打到长江边上。当时在长江边上大宴群臣,宗爱便说:“陛下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千古一帝,一定可以跨过长江,消灭刘宋。”拓跋焘听后非常高兴,一次分封了几百人,这些受封的人许多都是宗爱的人。但是最后,由于有长江天险,魏军只能跟刘宋讲和,回到平城。

拓跋焘又率军击败柔然,率领文武百官巡游阴山,当时正是牧草最好的季节,拓跋焘又在当地大宴群臣。喝到酒酣耳热之际,拓跋焘端着酒杯突然流泪,群臣都不知发生了何事。宗爱上前问:“陛下是真男儿,不知为何落泪?”拓跋焘说:“从前朕出征,经常带着崔浩和太子,如今他们都已离朕而去,不知何时朕也会离开!”群臣都不敢说话,宗爱跪地说:“陛下有颗仁慈的心,崔浩暴露国恶,太子图谋不轨,他们都罪有应得,陛下不必自责。”拓跋焘没有理会,迎风倒了三杯酒给亡人。这让宗爱内心忐忑不安。

拓跋焘率领文武百官返回平城,路上遇到一个酋长押着一个奴隶,这时年仅十二岁的拓跋濬上前指着酋长说:“今天遇到我算是他的幸运,你应该把他放了。”酋长知道这是皇孙,当即把奴隶放了。拓跋濬是拓跋晃的儿子,曾是拓跋焘最宠爱的皇孙,只因拓跋晃的事,他已经很久没有见到拓跋濬,如今看到他一副王者气息,又记起自己当年也是十二岁即位,他突然原谅了拓跋晃,想着回到平城就册封拓跋濬为高阳王。

拓跋焘的大儿子拓跋晃和二儿子拓跋伏罗已经去世,他对自己剩下的四个儿子尤其珍视,改封秦王拓跋翰为东平王,燕王拓跋谭为临淮王,楚王拓跋建为广阳王,吴王拓跋余为南安王,这次回到平城,他正要正式册封拓跋濬为高阳王,宗爱却说:“拓跋濬是嫡长孙,不宜做藩王。”拓跋焘想了想,觉得宗爱说得有理,最后才没有册封拓跋濬。

拓跋焘在朝堂上说:“你们可记得崔浩修的《国记》,里面有写先祖力微的,他把自己的太子沙漠汗误杀后,非常后悔,最后才造成国家的混乱,朕在想吾儿拓跋晃,他怎么可能会背叛朕?应该也是朕误杀了他。”宗爱听得直冒冷汗,不敢应对。

拓跋焘近日非常怀念拓跋晃,想起当年拓跋晃在牢狱中对他说的那些话,拓跋焘开始怀疑宗爱,想到这是宗爱设计好的一场让他们父子相残的阴谋,他不免心惊胆战,他赶紧派人秘密调查宗爱的行踪。一天晚上,宗爱回到自己的房间,就开始对着自己父亲宗发的牌位祷告:“父亲,您的仇孩儿一直没有忘记,反倒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渐强烈,孩儿现在已经把魏朝的肱骨之臣和未来王储给诛杀了,孩儿下一步要把拓跋焘的儿子一个个弄死,让他断子绝孙,我要一步步折磨拓跋焘这个老妖怪,让他受尽折磨而死,这样我们的仇就能报了!”

这话已经被拓跋焘安插的小黄门听到,他当即要回去报告拓跋焘,可是却不小心撞倒了门外的一个花盆,宗爱听到响动出来,小黄门慌慌张张朝着拓跋焘的寝宫永安宫跑去,宗爱知道事情泄露,他赶忙召集贾周和阎充:“我们的事情泄露了,今天是我们跟老贼决一死战的时候,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今天我们若是不杀了他,明天他就会把我们全诛了!想活命的跟我一起走!”

宗爱当即带着贾周、阎充和手下的三十个小黄门赶往永安宫,这三十个人都是宗爱的亲信,他们平日整天训练,所以个个武功高强。来到永安宫,他们果然在门外听到小黄门在语无伦次地向拓跋焘回报:“我听到宗爱亲口承认,司徒和太子都是他设计陷害的,他还在家里设了灵位,拜祭自己的父亲宗发,他说他还要杀掉陛下的每个儿子,最后杀掉陛下,让你断子绝孙。”恰在此时,宗爱提刀推门而入。

拓跋焘愤怒地把水杯砸了过去,宗爱一把挡开。拓跋焘看到宗爱带着三十个小黄门气势汹汹地闯入他的寝宫,大怒:“宗爱,你今天反了!”宗爱说:“我就反了!当年你杀了我父亲,杀了我全家,还把我阉了,让我生不如死,今天我终于要报仇了!小黄门说的没错,崔浩和拓跋晃都是我设计杀掉的,怪只怪你这个老糊涂,连自己的老臣和儿子都不相信,今天活该落到这个地步!”

拓跋焘去取自己的刀,宗爱把告密的小黄门一刀砍死,然后向手下使了个眼色,小黄门们蜂拥上前,把拓跋焘的手按住,贾周和阎充用枕头把拓跋焘的嘴和鼻子给捂住,拓跋焘不停地挣扎着,在这茫茫暗夜里,他哪里挣扎得过这些有备而来的狼心贼子。拓跋焘的眼睛一直瞪着宗爱,他的眼神充满了愤怒,但多更多的是悔恨,他似乎在悔恨自己有眼无珠,才会看错了眼前这个居心叵测的宦臣。没多久拓跋焘就被贾周和阎充给捂死了,一代英雄就此化为了历史上的一个符号。

拓跋焘死后,宗爱赶紧让人把永安宫收拾好,布置成是拓跋焘病死的假象,他还把他杀死的小黄门的尸体藏了起来。他跟手下的小黄门说:“今天是我们最关键的日子,每个人都要看我的眼色行事,要么我们被人诛杀,要么就共享荣华富贵。”众人齐声答应。

宗爱秘不发丧,先让手底下的小黄门分别去通知尚书左仆射兰延、殿中将军郎法祐、侍中和疋、侍中薛提等实权人物来到永安宫,说是太武帝病重。等到这些重臣赶到的时候,宗爱早已跪在拓跋焘的床前哭泣,大家立刻明白拓跋焘已经驾崩。这四人跟众人说:“国家不能一天没有国君,所以先秘不发丧,等到储君继位,我们再宣布皇上驾崩的消息。”

说到立储君的事,大臣们开始在永安宫外议论纷纷,很快分成以兰延与和疋为首的立拓跋翰派和以薛提、郎法祐为首的立拓跋濬派。兰延说:“虽然拓跋濬是长孙,可是年纪太小,现在皇上最年长的皇子是拓跋翰,应该立拓跋翰为帝。”薛提立刻反对:“这是破坏礼法,太子薨逝,理应由长孙拓跋濬继位。”双方争论不休,宗爱只是默默地看着,其实这两个人他都不中意,拓跋濬是拓跋晃的儿子,终究会为他父亲报仇雪恨,而拓跋翰又太过聪明,日后恐怕他难以驾驭。

在大臣们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宗爱想到了一个对他而言再好不过的储君人选,那就是南安王拓跋余,因为拓跋焘的这个小儿子跟他关系向来较好,可是怎样才能让这些大臣接受呢?宗爱虽然深得太武帝宠幸,不过在这些重臣眼里,他依然只是一个低贱的太监,他若提出自己的想法,定是没人会理会他。值此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想到了赫连皇后。赫连皇后是个宽厚慈祥的人,他经常为她办事,深得她的欢心。赫连皇后没有生子,平时她把拓跋余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抚养,他要借助赫连皇后达到自己的目的。

群臣在灯下争论的时候,宗爱亲自到赫连皇后的后宫,报告了太武帝驾崩的消息。赫连皇后哪里能想到前几天太武帝还好端端的,怎么一夜之间就薨了,她正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宗爱跪地说:“皇后娘娘您切莫过悲,这也是生死有命!现在群臣正在争论立拓跋翰还是拓跋濬为帝,奴才为皇后计,应该立南安王拓跋余为帝。”赫连皇后说:“可是我朝向来反对女人干政,所以哀家的话大臣们恐怕不听,哀家是想立拓跋余也无能为力啊!”宗爱说:“只要娘娘点头,奴才可以为您操办好一切!”赫连皇后问:“怎么操办?”宗爱说:“现在大臣们已经在迎接拓跋翰和拓跋濬的路上,奴才已经没有时间跟娘娘细说,请娘娘相信奴才,只要您点头就行!”赫连皇后只好点头。

宗爱得到赫连皇后的支持,就赶忙赶回永安宫,那些大臣们仍然在争执。一个小黄门跑来告诉宗爱:“兰延已经派人去迎接拓跋翰入宫,准备先下手为强!”宗爱赶紧跟贾周说:“我有赫连皇后口令,你带人到宫门口,遇到拓跋翰就拿下,当场处死!”贾周领命而去。宗爱又跟阎充说:“你带人埋伏到后宫的走廊,这些大臣只要进来,全部给我捆绑起来!”阎充也带人前去埋伏。宗爱又派一个心腹前去迎接拓跋余即刻入宫,让他从皇宫的后门进来,小黄门赶忙去通知拓跋余。

把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宗爱才回到永安宫,兰延和薛提争得几乎都要打起来。宗爱假装低眉顺眼地说:“两位大人说的都有理,赫连皇后命我宣你们到后宫,她要为你们决断王储的事。”听到宗爱说到赫连皇后,这些大臣终于停止了争吵,他们这才注意到宗爱,听说赫连皇后要召见他们,就全都跟在宗爱身后一起前往,路上他们还在不停地争吵。

从前殿到后宫有一段走廊,他们推门而入,哪知一进去就被小黄门们控制了起来,兰延和薛提两拨人全部被捆绑起来,嘴也都被破布堵住,他们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宗爱说:“我奉太后懿旨,把你们这些乱臣贼子逮捕,全部给我押到大殿,听候新皇发落。”兰延、和疋、薛提、郎法祐等都被押送到大殿上。

这时小黄门早已带着拓跋余从小门进入后宫,先拓跋翰一步抵达,跟赫连皇后见了面。拓跋余跟着赫连皇后来到大殿,他们在等待拓跋翰被杀的消息,果然很快,贾周就带着拓跋翰的人头出现在大殿里。原来拓跋翰急匆匆赶入皇宫,一入大门就被控制了,贾周宣布太后口令,拓跋翰坚持要面见太后,贾周哪里会给他机会,当即把他的头一刀砍下。

赫连皇后宣布:“如今先帝驾崩,你们不顾国家安危,争相拥立自己的人,我看拓跋余仁和宽厚,最适合做储君!”兰延和薛提有话要说,宗爱让人把他二人嘴上的布撤掉。兰延说:“废长立幼,这才会祸乱国家!”薛提叫:“你们这是篡位,绝不会得逞的!”赫连皇后不知如何是好,宗爱带领宦官对着拓跋余下跪山呼万岁,并低声跟拓跋余说:“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拓跋余也不知如何是好。宗爱高声说:“陛下,只要你一声命令,微臣就替你诛杀了这些乱臣贼子!”在宗爱的催促下,拓跋余下令:“把这些乱臣贼子全部斩首!”这些大臣开始大骂,宗爱对自己的手下一声令下,他们把这些大臣全部枭首,大殿之上血流成河。

此时天才蒙蒙亮,平城人还不知道宫中发生的大事,宗爱赶忙派人去串联没有出现的大臣,这些大臣许多都是通过他的关系才被提拔的,就算这里面有人怀疑他,也没人敢提出。羽林中郎将刘尼、南部尚书陆丽、北部尚书源贺、殿中尚书长孙渴侯知道后,长孙渴侯暴跳如雷:“这一定是宗爱的阴谋,让我带领禁军去杀了这个狗贼!”源贺、陆丽、刘尼赶忙劝阻,源贺说:“既然宗爱敢通知文武百官,他一定是已经控制了局面,我们不要轻举妄动,现在反抗只能是以卵击石,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们也只能跟着百官去上朝。

宗爱将一切布置好后,次日文武百官上朝,先是拥戴拓跋余继承皇位,改元永平。拓跋余在朝堂上宣布了兰延、和疋、薛提、郎法祐的十大罪状,然后命人把他们的头颅挂在平城的城门上示众。拓跋余又封宗爱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兼任中书令,进爵冯翊王。尊赫连皇后为皇太后。贾周被任命为内行长,就是皇帝扈从官的首领,阎充被任命为内将军,就是掌管宫中禁卫的,宗爱的三十个小黄门也都提升为常侍。为了安抚人心,当天拓跋余提拔了许多官员,同时打开国库,每个官员都有赏赐。从那天起,拓跋余正式继承了帝位。

目录
目录

作品相关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体
字体大小 默认
行 间 距 默认
保 存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