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高句丽王向魏国上表称臣之后,拓跋焘变得空前的自傲,他在朝堂上说:“自从朕即位以来,先灭胡夏,东扫五燕,西平五凉,北击柔然,可谓将我大魏推向了鼎盛,现在只有偏居南方的刘宋还没有臣服于朕,朕要你们为朕征兵,为朕击破建康,活捉刘义隆。”崔浩一听赶紧上前劝谏:“陛下,我们是收服了夏国凉国燕国,但是长年征兵打仗,当地的百姓流离失所,收复的百姓还在适应我大魏的法度礼制,臣以为现在还不是征兵的时候,不妨先让百姓们休养生息,明年再征兵攻打刘宋。”朝堂上几位大臣也都点头附和,拓跋焘脸色一变:“现在那些百姓已经成了我大魏的子民,作为大魏的子民,替朕攻打刘宋不是应该的吗?何须让朕等到明年!”崔浩说:“王猛去世时曾经留下遗言,要苻坚一定不要进攻晋朝,苻坚不听,结果大败,所有归附他的人也都反叛了。”拓跋焘大喝:“住口!你以为朕是苻坚吗?你再阻拦朕,朕就杀了你!”崔浩只好闭嘴,朝堂上下顿时一片鸦雀无声。文武百官看到拓跋焘大怒,谁都不敢再多说半个字,拓跋焘开始点派将领,让他们分别到四十州和十六镇去征兵。
北魏的州和镇是分开的,州是地方区划,镇是军事重镇,军民分开。北魏四十州分别是:并州、肆州、建州、恒州、朔州、汾州、司州、豫州、荆州、洛州、东荆州、东豫州、南兖州、相州、冀州、幽州、平州、瀛州、安州、定州、营州、雍州、豳州、夏州、华州、泰州、东泰州、泾州、岐州、兖州、青州、齐州、徐州、南青州、济州、河州、秦州、凉州。北魏十六军镇分别是: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御夷镇、离石镇、吐京镇、枹罕镇、郭煌镇、高平镇、鄯善镇、统万镇、薄骨律镇、长安镇。
征兵令分发到各地,朝廷要求每家每户都要有人参军。征兵文书发到长安镇的时候,副将拓跋纥到周边征兵。这拓跋纥贪婪成性,虽然朝廷规定每家都要有人参军,但是他在私底下却接受银子贿赂,许多大户都交钱免去兵役,拓跋纥便强征贫苦人家的子弟去代替。
在杏城县,卢水胡人盖吴,他祖上本是匈奴贵族,到他这一代已经成为平民,家里除了一副铠甲,再无其他东西。这次征兵,盖吴知道家里没钱,已经计划好自己去当兵,让弟弟留在家里照顾父母,那知拓跋纥收了他们当地大户的银子,为了达到征兵数额,他非要盖吴的弟弟也当兵,盖吴的弟弟出面理论,双方争执起来,结果盖吴的弟弟被拓跋纥的部下给杀了,盖吴听闻,怒不可遏,当即召集杏城的亲朋好友前去找拓跋纥算账。这盖吴虽然贫穷,但是平时急公好义,周围聚集了一群好汉。
这些人一听盖吴的弟弟被官兵杀了,都拿着刀枪棍棒聚集到县衙,拓跋纥看到不但不安抚,反而命骑兵镇压。这些人都是匈奴后裔,平时本就喜欢舞刀弄枪,个个身怀武艺。盖吴率众假意退入巷子,骑兵进入巷子,有的被扑下马,有的被砍马腿,拓跋纥带的一队骑兵全被砍杀。盖吴率领大家攻下县衙,最后把藏在茅厕的拓跋纥拉了出来,在县衙门口砍了头。
盖吴让人把县衙门口的杏树砍倒,说到砍伐杏树揭竿而起,这里面有个典故当地人都知道,当年韩信也是在这里砍伐了一棵杏树,发誓抵抗北狄,最后果真把狄人都赶走了,所以这地方叫杏城。盖吴砍倒杏树,就是要誓死抵抗北魏。盖吴把拓跋纥的人头放在弟弟的墓上祭奠,然后率众抵达桥山的黄帝陵,对着众人慷慨激昂地发表了一番演说:
“我们卢水人本是匈奴单于的后裔,匈奴人是夏朝的后裔,我们跟汉人、鲜卑人一样都是黄帝的后人,凭什么让鲜卑人压榨我们!现在拓跋焘残暴,不顾百姓死活,强征壮丁,我们当活靶子,他们却坐江山!我盖吴今天就反了,愿意反对暴魏的人就跟我一起去杀官兵!”
桥山周围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有匈奴、汉人、鲜卑、氐人、羌人,几天时间就聚集了十万之众。盖吴从杏城开始攻城略地,很快周围的郡县都被他们给攻下了,盖吴自封为天台王,还在众人中分封了文武百官。
盖吴的举动搅动了周围的并州、雍州、秦州,后来又有两人起义,一个是河东的蜀族人薛永宗,一个是河西的汉人白广平。薛永宗和薛安都抢得官兵三千马匹,建立起一支三千人的骑兵。白广平和路那罗也袭击县衙,聚集起几千人的义军。他们都听说了盖吴的影响,分别派人去向盖吴称臣,盖吴都分封了他们。盖吴让薛永宗先在汾曲修筑堡垒,而让白广平率众去跟他会合。
盖吴准备率军攻下长安在那里称帝。拓跋焘听说非常震惊,赶忙命大将叔孙拔统一指挥秦州、雍州、并州三州的军队,陈兵十万守在渭水北岸,防止盖吴渡过渭水。盖吴兵分三路,他让白广平、路那罗向西进攻秦州,让薛永宗、薛安都进攻并州,自己率军进军长安。盖吴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一路上只是凭着人多势众进攻,结果在渭水畔被叔孙拔击溃,一下子损失三万人。白广平倒是进军顺利,沿途许多民众加入他们的队伍,他率领的那些民众一路攻城略地,直逼秦州城。薛永宗也击败魏军的进攻,周围许多郡县都已归附。
盖吴回到杏城老巢,重新聚集起人来,又亲自入山请出桥山高人曹化蝶,这曹化蝶熟悉兵书,擅长布阵,他让盖吴的军队练《八卦阵图》,最终击退了叔孙拔的大军。
拓跋焘看到盖吴起义愈演愈烈,赶忙调集周围几个州的军队前去镇压,为防止盖吴打到平城,他命人在平城周围修筑了一圈要塞,绵延上千里。他命殿中尚书乙拔去攻打盖吴,命殿中尚书拓跋处直去攻打薛永宗,命西平公寇提去攻打白广平。
拓跋焘让这些将军先稳住盖吴,等大年一过,他便亲自率领大军前去镇压,崔浩、源贺跟随在中军,永昌王拓跋仁在左军,高凉王拓跋那在右军,他们沿着汾水谷地向南进军。平城由太子拓跋晃监国,拓跋晃还派自己信任的给事中仇尼道盛跟随拓跋焘前去镇压起义军。
拓跋焘率领大军星夜兼程出发,一直抵达东雍州的首府新绛,跟拓跋处直的军队会合,拓跋焘一到新绛,立即派军队把汾曲堡团团包围。薛永宗根本不知道拓跋焘亲自率军来攻,以为还是拓跋处直的军队,而拓跋处直已经多次被他打败,所以他并未把魏军的这次包围放在眼里。现在仍是寒冬,当天狂风大作,天气异常寒冷,薛永宗和薛安都分别从两面出击,试图击溃魏军,哪知这次是魏军的精锐部队,兄弟二人大败,薛永宗被逼退回汾曲堡,薛安都则撤到包围圈外。拓跋焘亲自率军冲锋,汾曲堡被团团包围,虽然薛永宗率军死拼,但是堡垒还是被魏军攻破了。汾曲堡正好面临汾河,薛永宗不愿自己的家人受辱,率领一家老小跳河自尽。薛安都听说起义失败,率领残余部队绕到江南,投降刘义隆,后来成为一代名将。
击败薛永宗,拓跋焘大喜,率军渡过黄河,一路上像打猎一样,遇到跟盖吴通谋的人,他一律杀掉。这样一路杀到长安,关中地区的起义军基本上被肃清。拓跋焘又派拓跋仁去安定城攻打白广平,拓跋仁跟寇提会合,攻下安定城。白广平退到新平城,跟路那罗会合,拓跋仁率军包围新平城,经过一个月的围攻,终于攻入城里,把起义军全部消灭,拓跋仁将白广平和路那罗的人头割下,送回到长安城。
现在就剩下盖吴,拓跋焘调集周围各州的军队,把杏城周围的区域围起来,好像围猎一般,防止盖吴逃走。殿中尚书乙拔知道拓跋焘来督战,听说薛永宗和白广平都已经被平,急于要在皇帝面前表现,当即率军攻打杏城。乙拔很容易就攻入杏城,盖吴大军后撤,乙拔因为中了一箭,让军医包扎伤口,让副将率军前去追击。等到乙拔赶到时,只见自己的军队已经陷入一个奇怪的阵法中,士兵们好像中了邪一样,他的三万大军眨眼间就被对方斩杀殆尽。盖吴和曹化蝶在远处观战,乙拔不知这个奇怪的阵法正是曹化蝶教给盖吴的《八卦阵图》。
乙拔赶忙率领亲信退军,回到长安城中跪地向拓跋焘认罪,拓跋焘问:“你可看清,那究竟是什么阵法?”乙拔描述半天也不知道是什么阵法,站在一旁的源贺说道:“那是八卦阵法,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艮为山,离为火,兑为泽,分别对应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传说这个阵法是诸葛亮创制的。但你说的,我看是经过演变了的八八六十四卦兵阵,要不然你那三万大军不可能全军覆没。”乙拔在旁边连连说是。
拓跋焘对源贺刮目相看:“没想到这么高深的阵法都能被你看出,看来当初朕是小看你了!”源贺谦虚道:“陛下过奖,微臣从小喜读兵书,后来得到崔司徒的点拨,才对这些阵法有所研究,都是崔司徒的功劳。”拓跋焘点头,笑着说道:“崔司徒有功,你也有功,这次就看你的了,怎么破这八卦阵。”源贺说:“我倒是研究出《十二阵图》,原本还可以应对八卦阵,不过从乙拔描述来看,这应该是复八卦阵,我必须要到嵩山拜访仙人成公兴,跟他的十天干阵相合为甲子阵,才能破这复八卦阵。”
拓跋焘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终南山也是朕的国土,直接让人把他请来不就行了。”拓跋焘说:“陛下有所不知,这成公兴早年入山,秦国皇帝姚兴就曾经派人去请他出山,这成国仙不肯出山,只送给姚兴一幅画,画上画的是山中的两匹马,一匹在河边自由吃草,一匹戴着金笼头被人抽打,姚兴钦佩他的选择,过后还派人送去许多金银,让这成国仙在山上修道观。”拓跋焘听罢当即派源贺带着金银前去嵩山拜访这位仙人。
拓跋焘带着花太平和何无忌及侍卫从长安出发,他们星夜赶往嵩山,传说成公兴住在太室山石室,外面还修有一座道观,可是他们找遍太室山也不见有一座道观。他们正在焦急中,突然电闪雷鸣下起雨来,他们赶紧找地方避雨,这时源贺看到远处一人骑马经过崖边,马蹄一滑就要落下崖去,源贺顾不上多想,赶紧打马上前救人,源贺刚把他拉到自己的马上,哪知自己的马也滑了下去。
二人连人带马落入崖下,源贺心想这次完了,临死前忍不住叹息说:“陛下,源贺这次帮不了你了!”源贺本以为自己会坠崖而亡,没想到自己和马轻轻地落在了一片神秘的山谷里,哪里有什么雷雨,头顶有块五彩的云朵,眼前是一座宫观。源贺疑惑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刚才他救的那个人也早已落在地上,源贺仔细一看,竟是一个英姿飒爽的年轻人。年轻人手握拂尘,示意源贺跟他走。
源贺跳下马来,跟着年轻人进入山门,里面的大殿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绕过大殿,一直到后山,直达一座石洞前面。源贺问:“这里是哪里?”年轻人说:“你要去哪里?”源贺说:“我是来拜访天师成公兴的。”年轻人笑着说:“那就跟我进去吧!”
源贺跟着年轻人进去,里面别有洞天,年轻人上前直接坐在一个宝座上。源贺问:“你可知成公兴在哪?”年轻人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源贺疑惑地问:“你?怎么可能是你?”年轻人狡黠地说:“谁说天师就一定是白胡子白眉毛的!”源贺刚要开口,成公兴就说:“你是魏皇派来的?”源贺点头说:“天师一定已经知道我此行的目的。”成公兴说:“你要学十天干阵,跟你的十二阵图相合,对付盖吴的复八卦阵。”源贺连忙说:“果然是天师,真是料事如神!”成公兴说:“本来我是不帮人打仗的,可是谁叫对方是曹化蝶,我们两个可是势不两立,你一定要为我打败他。”源贺心想,这成公兴跟曹化蝶一定有恩怨,但是不管怎么说,只要他肯将十天干阵教给自己,管他谁跟谁的恩怨,源贺心中暗暗高兴。
成公兴让源贺斋戒三天,然后才将十天干阵传授于他,源贺学成后,成公兴将源贺送到道观山门,源贺把马上的金银送给成公兴,成公兴收下了,源贺跳上马,成公兴把一包东西递给源贺:“把这个带给我的师傅——国师寇谦之。”源贺正要问他这包裹里是什么,只见成公兴挥舞拂尘,天空立刻电闪雷鸣,一道闪电在源贺面前劈过。
源贺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在山中,身上湿漉漉的,可是马上的金银不见了,手上多了一个布袋,源贺回想刚才的经历,难道自己是在做梦,可自己明明学会了十天干阵,源贺还在回想,就听到花太平和何无忌的喊声,源贺答应了一声,二人率众骑马赶来,他们说刚才明明看到他落到山崖下,可是骑马下来找了半天都找不到他。源贺说自己刚才拜访成公兴了,已经学到他的十天干阵法,众人不相信,源贺将自己的遭遇跟众人说了一遍,众人虽然惊诧不已,但是不得不信。源贺带着他们一起骑马下山,昼夜兼程赶回长安。
源贺他们赶到长安,正遇到叔孙拔率领残军败将返回长安,原来拓跋焘等不到源贺回来,叔孙拔又不信那个邪,拓跋焘便让叔孙拔率领三万大军去攻打杏城,这次依然是被困复八卦阵,损失惨重。拓跋焘正在训斥叔孙拔,看到源贺归来,喜出望外,赶忙问源贺结果,源贺将自己求访十天干阵法的经历告诉了拓跋焘,虽然拓跋焘也觉得十分诧异,但是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让源贺到校场去训练军队。源贺到校场练兵之前,将身上的布袋交给崔浩,说是成公兴要交给他的师傅寇谦之,拓跋焘一听,这成公兴竟是国师寇谦之的徒弟,他对道教更是深信不疑。
拓跋焘把十万大军交给源贺,源贺把他们分成二十二队,十二队演练飞龙之阵、鱼丽之阵、腾蛇之阵、虎翼之阵、鸟翔之阵、扁箱之阵、骑射之阵、坑穽之阵、钩援之阵、冲乘之阵、钩车之阵、鸟云之阵,十队演练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阵法,他们融合后变幻出六十种阵形,这六十种阵形,足以破除复八卦阵。
经过一个月的练习,魏军已经完全掌握阵法,拓跋焘带着源贺和崔浩率领中军,左军十二阵法军由拓跋那统帅,右军十天干阵军由乙拔统领,他们一起渡过渭河,直抵杏城下。果然盖吴又故伎重演,撤军到城后谷地,拓跋那和乙拔挥军直上。盖吴的军队从四面八方的山谷冲出,把魏军团团包围,盖吴在山顶上哈哈大笑。源贺在远处以放炮为号,拓跋那和乙拔的军队立刻摆出十二阵图和十天干阵。盖吴在山上看到大为吃惊,立刻命部队变形,化为六十四卦,源贺也命左右军混合,形成六十甲子阵。盖吴的阵法顷刻间被破,魏军反把叛军包围,一阵厮杀后,叛军几乎全军覆没。
拓跋焘顺势命大军掩杀,盖吴军大败,盖吴也中了一箭,他慌乱带了几位随从逃入山中,曹化蝶也不知所踪。过后清点俘虏,拓跋那抓住了盖吴的叔父盖茫。盖吴起义后,起初还听盖茫的建议,随着曹化蝶的到来,盖吴对曹化蝶言听计从,盖茫被冷落,前不久盖吴还因为小事责罚了他,所以盖茫内心对盖吴有怨气。大家都不知盖吴去向,拓跋焘对盖茫大大封赏,盖茫禁不住诱惑,主动提出带领魏军去捉拿盖吴。原来盖吴在山中有暗道,只有最亲近的人知道,那里直通千佛寺,拓跋焘带领魏军把千佛寺团团包围。
盖吴知道无法逃脱,从千佛寺中走出来,拓跋焘命人把盖吴就地正法,后来把盖茫也杀了,因为他最痛恨叛徒走狗。拓跋焘对佛教本没有什么好感,但在随从仇尼道盛的劝说下,还是带领文臣武将进入庙里。他们刚进入一个石窟,突然后面的石门落下,从里面跳出一群蒙面人,提刀向拓跋焘刺去,幸好陪同的都是大内高手,把里面的蒙面人全都杀了。
众人赶忙护送拓跋焘走出寺庙,拓跋焘当即命人搜查千佛寺,居然在千佛寺里搜到大量的武器。拓跋焘大怒:“都说寺庙是佛家圣地,现在储存这么多武器干什么!”拓跋焘当即命人把千佛寺里的和尚全部杀死。拓跋焘本来还要杀仇尼道盛,看在他是太子的宠臣,他也不知道里面的情况,就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崔浩趁机说:“佛教本就不是我中土的信仰,现在又参与叛乱,想要谋害陛下,他们百害而无一利,应该在全国禁毁!”拓跋焘以为有理,一场灭佛行动在魏国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