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籍页 登录

第十章 仇池国王左顾右盼 源贺奇遇贤妻虎子

作者:曹谁丶源荣枝 | 发布时间:2019-10-30 14:26:59 | 字数:6399

源贺正在为拓跋宝和美罗德的不和而苦恼,拓跋焘突然将他宣进宫。大殿上文臣武将分两列叩拜。这时有两个人主动上前跪地:“我是仇池国前国王杨宝宗,这是我的弟弟杨宝显,本来父亲杨玄已将仇池国的王位传于我,可是却被我叔叔杨难当篡夺了,他一直把我囚禁到现在,前不久才将我放出,现在我要弃暗投明,为魏国效劳。”拓跋焘说:“天下诸侯在我大魏面前都望风而归,仇池国一个蕞尔小国却夜郎自大,你归顺大魏是明智之举,朕封你为都督陇西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秦州牧、武都王,封杨宝显为镇西将军、晋受公。你们可以到上邽镇守,伺机征讨杨难当,让仇池国人感受皇恩。”二人谢恩。

为了笼络杨宝宗,拓跋焘还把宫中的一位公主下嫁给他,杨宝宗向拓跋焘誓死效忠,带着自己的部众进入上邽城,准备进攻杨难当。可是没多久,杨宝宗就把上邽城丢了。杨难当也是一代名将,他把上邽城攻下,准备继续进攻北魏,边镇告急。

拓跋焘又召集群臣商议,崔浩说:“仇池国本来是蕞尔小国,地方不过百顷,在我大魏和刘宋之间,向魏称臣的时候就攻打宋,向宋称臣的时候又攻打魏,叛降反复无常,前面攻打宋朝梁州,被宋军打了个大败,现在又想攻打大魏秦州,真是蚍蜉撼大树,我们不妨联合宋朝将他灭了。”拓跋焘认为有理,就让使者去跟宋朝联络,双方约定好一起攻打仇池国,战后平分仇池国土。宋文帝派大将裴方明从南面攻仇池,拓跋焘派遣拓跋齐和源贺去跟杨宝宗会合,一起攻打杨难当。

这仇池国可谓是十六国时期的奇葩,虽然不在十六个大国之列,但却是建国时间最长的的国家。仇池跟许多诸侯国一样,在永嘉之乱后趁乱建国,建国者是氐族酋长杨茂搜,但往前可以追溯到杨腾,杨腾曾经跟马超一起对抗曹操。仇池国传了几代后,被前秦苻坚征服,苻坚淝水之战失败后,他们又返回复国,目前的仇池王是杨难当。仇池国的核心在仇池山,仇池山四周都是峭壁悬崖,只有中间是百顷的平川,所以任凭周围的郡县不断变化,仇池国王族居住的仇池山却一直没有陷落过,加上这里处于北方和南方之间,对于南北的大国而言,仇池国都属于边疆,这就是仇池国一直存在的原因。

拓跋齐和源贺率军抵达上邽城外与杨宝宗会合,上邽城中是杨难当的儿子杨文德在守城。这杨文德是杨难当几个儿子中最厉害的,所以杨宝宗虽然在军队数量上比杨文德略胜几筹,但却一直无法夺回上邽城,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杨文德和杨宝宗同样属于仇池王族,他们从来没有血战过。魏军抵达后,杨宝宗、拓跋齐、源贺三军呈犄角之势包围上邽城。

源贺在帐中聚集花木兰、何无忌、冉勇诸将商议攻打上邽城的计策,花木兰说:“上邽城外的天爷梁是最高点,上邽城之所以无法攻破,都是因为天爷梁上的仇池军救援,我们集中精力攻下天爷梁,上邽城就不攻自破了。”何无忌说:“杨宝宗难道不比我们更懂得这个道理吗?他在这退守了那么久,为何一直不攻打天爷梁?”冉勇说:“你们还看不出来吗?杨宝宗跟我们根本不是一条心,他根本就不想攻打杨文德,所以我们还是不要轻举妄动,免得杨宝宗在背后攻击我们,我们只能腹背受敌。”源贺说:“你们都说得很对,我们要攻下上邽城就要攻下天爷梁,但是现在,杨文德经常派使者前来劝降杨宝宗,杨宝宗极有可能会谋反,我们不得不防。”

源贺当即找到拓跋齐:“杨宝宗一直跟杨文德在这里对峙,却从来没有发生过大战,你难道不觉得可疑吗?”拓跋齐本是一个直性子的人,他大叫说:“杨宝宗要是敢投敌我就把他的狗头砍了送回平城!”源贺说:“你先别急,明天我派人攻打天爷梁的时候,你先在这里按兵不动,务必防止杨宝宗反叛,也要防止杨文德袭击。”拓跋齐当即答应。

天爷梁就像一座小的仇池山,山上平坦,四周陡峭,只有一条小路可以通上山顶。当天源贺率军前去攻打天爷梁,天爷梁的寨门一打开,源贺看到领兵的竟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那孩子一身英气,手持方天画戟,摆出一副随时迎敌的架势,源贺身边的将士们看到他,忍不住大笑起来:“仇池国究竟是小国,连个像样的将军都没有,竟然派出这么一个小破孩!”源贺问左右将士:“这名小将谁能给我拿下!”话音刚落,副将穆明便主动从阵仗中走出,穆明在源贺军中武艺算是中等的,源贺心想先试试这小将的深浅再说。

穆明当即出阵,对方的小将也出战,哪知刚刚打了一个回合,小将就将穆明一戟捅下了马,幸好穆明的盔甲够坚硬,只是摔在马下,小将当即让人将他抓了起来。穆明在对方手中一副灰头土脸的样子,非常滑稽。小将在马上哈哈大笑:“别看本将年龄小,你们这些人,根本不是我的对手!”魏军看到这个结果,才开始认真应对。源贺接着又派了两名将军上前过招,居然都被小将生擒。

源贺内心不免震惊,向对方喊:“对方小将,报上名来?”那小将也朝源贺大喊:“对方老将,先把名报。”源贺喊:“在下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源贺!”小将喊:“本将军也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秃发延!”源贺心中一怔,暗暗吃惊道:“这仇池国怎么会有姓秃发的,而且竟然还跟自己的儿子同名,这分明不可能,当时赫连定明明把西秦宗族全都给杀光了。”何无忌在旁边说:“看这小破孩伶牙俐齿的,让我一箭把他射下。”源贺说:“先不要杀他,我方的三个将军他都没有下死手,我看可以把他生擒。”花木兰说:“我看他的身手极好,我军中似乎没人是他的对手。”冉勇说:“自从投靠源将军,我还没有立过什么功劳,且让我出马生擒了他。”源贺点头。

冉勇拍马出战,秃发延也迎上来,他们二人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二人打了几十回合也不分胜负,后来秃发延渐渐支持不住,开始拖着方天画戟,拼命往自己的营寨跑,方天画戟划起的尘土在二人四周飞扬,冉勇在后面穷追不舍,冷不防秃发延一个回马枪,把冉勇打下了马,立刻有人骑马过来把冉勇给绑走了。

源贺再也无法冷静,命大军冲锋,希望抢回冉勇,秃发延也命仇池军冲杀,双方短兵相接,开始拼杀,一直打到日落西山,各自鸣金收兵,对方折兵不少,魏军更是损失惨重。

源贺当日聚集众将商议对策,花木兰说:“今天仇池大胜,那秃发延年轻气盛,必定会来劫我大营,我们可以留一座空的大营,在周围埋伏重兵。”何无忌也说:“那秃发延一定会亲自率兵前来,到时不愁活捉不到他,等活捉了禿发延最起码可以换出冉勇!”源贺点头,当天晚上就把营寨空出,让士兵全都埋伏在周围。

晚上月朗星稀,到了半夜不见人来劫营,源贺正在诧异,就听到悉悉索索的声音,只见仇池军黑压压地正飞速靠近他们的营地。仇池秃发延把营帐门口的岗哨射倒,率军进入大营,“给我冲啊!”随着他一声大喝,仇池军闯入灯火通明的大营,只见里面空空如也,秃发延惊觉上当,赶忙率军突围。这时为时已晚,魏军打着火把从四面八方将他们团团围住。秃发延一人大战十来人,杀出一条血路,从一条小路突围了出去,他一溜烟逃走,哪知没走多远马腿前倾,就落入了魏军设计的陷阱中,一群魏兵上去,把秃发延五花大绑押了回来。

中军大帐中灯火通明,源贺坐在中间,魏将要秃发延下跪,秃发延说:“我秃发延上跪天下跪地,只跪父母,要杀要剐悉听尊便!”魏将要打秃发延的腿强行命他下跪,却被源贺制止了。源贺问:“你说你叫秃发延,你倒是说说你这姓氏是从哪里来的?”秃发延说:“你这老将可笑,不止不会打仗,连着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谁的姓不是从父亲那里得来的。”源贺说:“你可知道灭亡的南凉国?他们的国姓就是秃发。”秃发延一听,脸色大变,但很快又恢复了过来。

源贺看到他的表情,让部下全部退下,只留下何无忌和花木兰。源贺端详秃发延的样子,愈发觉得他的模样跟自己年少时有几分相似。源贺对秃发延说:“我曾有个妻子,她是秦国的公主乞伏缦卿,我和她有一个遗腹子也叫秃发延,秦国灭亡后,秦国的王族宗室全部被夏国的赫连定给杀死了,要是我的儿子没有死,算来也有你这么大了。”秃发延说:“你这人太好笑了,我父亲早已经死了,他可是凉国的王子,是凉国的大英雄。”

源贺听后站起来:“你父亲是不是叫秃发破羌?这么说你真是我的儿子?你的母亲呢?”源贺走近秃发延,秃发延鼻子里一哼:“你姓源,我姓秃发,你别在这里套近乎了。”源贺说:“我就是秃发破羌,后来到了魏国,皇帝赐姓源,因为魏国皇帝拓跋氏跟我们秃发家同源。你快跟我说,我以为你们已经死了!快跟我说说你们是怎么逃出来的,快带我去见你母亲!”秃发延诧异地看着源贺:“你不是骗我的吧?你倒是跟我说怎么让我相信你。”源贺取出随身携带的那把短刀上前把秃发延的绳子划断,然后交给秃发延:“你母亲认得这把短刀,我现在就放你回去,不会让仇池人知道,你一定要带你母亲回来。”秃发延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位魏国的将军竟会是自己的父亲,他将信将疑接过短刀,源贺带着他到了后山,给了他一匹马,让他骑马离去。

第二天两军对阵,秃发延一马当先杀来,源贺赶忙让何无忌抵挡,并叮嘱何无忌不许他伤到秃发延半毫。何无忌和秃发延在大战,源贺还在想秃发延究竟是要干什么,哪知秃发延突然拍马回去,何无忌没有在后面追赶,秃发延挥舞方天画戟把仇池监军斩下马。秃发延率军冲向山寨,秃发延大呼:“现在魏国正在统一天下,我们要投靠魏国,顺从的跟我,反抗的杀头!”大军立刻分成两拨,跟随秃发延的多,他们开始厮杀,哪里是秃发延的对手,残兵败将逃往上邽城,天爷梁已经被秃发延他们所占领。

源贺看出端倪,立即率军前去接应,秃发延迎接源贺进入天爷梁。源贺刚走进天爷梁,就看到了正从远处朝他走来的缦卿,源贺从马上跳下,过去紧紧握着缦卿的手,一对失散的恋人在十几年后总算相遇。缦卿将短刀还给源贺,忍不住流下眼泪。

秃发延赶紧让父母回到营帐中,他们互相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源贺问:“秦国皇族不是都在南安城中全被屠杀了吗?我四处寻找你们母子,根本没有你们的踪影,我以为你们都被烧死了。”缦卿说:“当时秦军行走到南安城,羌人起兵叛乱,我的皇兄暮末就向仇池国主杨难当求救,杨难当率兵前来平叛。暮末要杀光南安城里所有的羌人,延儿因为要保护一家羌人,向暮末求情,暮末不允许,我们母子就带着这些羌人连夜逃跑,暮末派兵在后面追赶,后来我们被杨难当救下,就跟着杨难当的军队到了仇池国。”

乞伏缦卿说:“我们母子一直没有你的消息,也一直以为你死了。”源贺说:“我哪有那么容易死,我和保周跟着驼队逃出沮渠蒙逊的追杀,到平城投靠魏国,魏国跟我们是同姓,所以皇帝赐姓为源,赐名为贺。现在我要接你们回去享福,我现在已经是魏国的西平王了。”说到这里源贺又想起自己已经又娶了亲,他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先不提及此事。源贺一家三口终于得以团聚,秃发延也改名为源延。

源贺占领天爷梁,可以居高临下对上邽城进攻,攻下上邽城已是指日可待的事,这下守城的杨文德着急了,他赶忙送信给杨宝宗,杨宝宗此时依然在犹豫不决。拓跋齐忍不住想要试验杨宝宗,跟杨宝宗约定进攻上邽城,当拓跋齐率军赶过去攻打上邽城的时候,杨宝宗突然跟杨文德夹击起拓跋齐来,幸好源贺从侧面及时赶来,拓跋齐的军队才没有太大损失。

拓跋齐终于看清杨宝宗,他写了一封秘奏给皇帝拓跋焘,然后到杨宝宗的大营,他大声说:“皇上圣旨到!”杨宝宗赶忙出来跪拜,哪知拓跋齐宣布:“杨宝宗里通叛敌,押解回京!”两边的卫士很快上前控制了杨宝宗,把他绑到快马上,当即让人押解回京斩首。杨宝宗的部众登时大乱,有的投降拓跋齐,有的则投靠了杨文德。

仇池国真是祸不单行,北方还在对抗魏国,南方已经被宋国大将裴方明攻破,国王杨难当带着残兵败将来到上邽城。杨难当率少量部众投降魏国,却让杨文德带着主力转战武都,伺机恢复仇池国。

这时仇池国大部分地区已被宋国占领,宋国的大将是裴方明,裴方明是几乎可以跟檀道济相比的一代名将,他平定蜀地,收复汉中,攻灭仇池,可谓是权倾一时。起初拓跋齐还想从他手中收回仇池国,可是几战下来,他只能固守上邽城。

源贺则退守在了天爷梁,他们正不知如何是好,源贺突然想起一件事来,杨难当投降魏国的时候,曾说过他从仇池国逃亡,最念念不忘的不是自己的国家,而是他的爱马龙驹。源贺敬杨难当也是一员猛将,且还曾经救过自己的妻儿,为此特地派了一名投降的羌人返回仇池国故地,想着将杨难当的爱马龙驹给偷偷带出来,哪知那名羌人跟仇池国原来的丞相杨万寿联络上,从那里得知裴方明的上司刘真道进入仇池国后,私自占了仇池国历代积压的无数珍宝,而刘真道知道裴方明爱好马,就把龙驹送给了裴方明。当时看到那名羌人无功而返,他还为此遗憾了好几天,现在看来这个情报正好是除掉裴方明和刘真道的关键。

源贺赶紧派人到南京城中,四处宣传裴方明和刘真道贪污,准备在仇池国起兵造反,事情越传越神乎,宋文帝刘义隆听说后起了疑心,宋文帝本就对朝野权臣不放心,他的疑心使他把一代名将檀道济都给诛杀了,当时檀道济说他:“你这是自毁长城!”他一意孤行,杀了檀道济,宋国从此不再是魏国的对手。这次宋文帝又要自毁长城,他查到仇池国宝物都被刘真道和裴方明贪污了,跟传言中说的一模一样,为了防止他们造反,他当即让人把他们抓回,投下大狱,可惜裴方明一代名将,最后就这么让人在监狱里活活折磨而死。

裴方明一死,拓跋齐和源贺便率军向南进攻,很快就击败了宋军主力,仇池国故地终于落入了魏国手中,拓跋齐不得不佩服源贺使的这一出妙计。拓跋齐和源贺留下军队镇守仇池国故地,便率军返回了平城。

源贺带着乞伏缦卿和源延回平城,他一路上又开心又忧虑,开心的是缦卿和源延还活着,忧虑的是家里已娶了两位妻子,到时候该怎么和缦卿解释才好。越靠近平城,源贺心事越重,到了平城后,他只好先把缦卿和源延安顿在外面的一所院子,自己去太极殿面见拓跋焘,告诉拓跋焘缦卿和源延还活着的消息。拓跋焘封拓跋齐为河间公,然后对源贺说:“我每次要封赏你的时候,你总会出现这样的事,不过这事也不怪你,你别担心,让我来帮你解决。”

拓跋焘当即移步源贺府邸,拓跋宝和美罗德都在家中,她们都很好奇今天皇帝怎么会突然大驾光临。拓跋焘跟她们寒暄了几句,就讲到了正题:“当初源贺是不是跟你们约定,假如发妻乞伏缦卿不在人世了,他就娶你们为夫人?”拓跋宝和美罗德点头,拓跋焘接着说:“可是现在乞伏缦卿没有死,还带着她跟源贺的儿子回来了。”拓跋宝和美罗德都很惊讶,拓跋宝果然首先发难:“可是秦国灭亡的时候,不是说她死了吗?怎么现在又活过来了!就算活过来了,她也只能排在我们后面!”美罗德在一旁默默不语。拓跋焘说:“人家源贺可是先娶的乞伏缦卿,你们看现在怎么办吧?”

这里正在闹得不可开交,就有人来报:“乞伏夫人带着少爷源延不告而别了。”源贺赶忙去追,源贺在城外追上乞伏缦卿母子。源贺说:“想必你们已经知道了,当初我找不到你们母子,才娶了拓跋宝为妻。”源延说:“那美罗德呢?美罗德又是怎么一回事!”源贺说:“她是我的救命恩人。”缦卿说:“我完全明白,所以我要带着儿子离开,不想让你为难。”源贺急忙抓住缦卿的手:“你是我的结发妻子,是我心中永远的夫人,你跟我回去,若是皇上不答应,大不了这个王爷我不做了。”

源贺带着乞伏缦卿母子回去,只见府中的下人们正在布置祭坛,拓跋焘跟崔浩、拓跋丕和太子拓跋晃则在伞下悠闲地喝茶。拓跋焘看到源贺,就招手叫他过去,又传唤拓跋宝、美罗德和乞伏缦卿。拓跋焘说:“乞伏缦卿是原配夫人,不过拓跋宝和美罗德也是明媒正娶的,你们三人谁做正妃,我要按照我们魏国的传统来为源贺选妃,你们三人都要到祭坛上手铸金人,铸成金人的就是正妃,剩下的就是左右夫人。”三人无话可说,等到祭坛布好,三人上前手铸金人。

众人都在台下看着,最后由拓跋焘上前查看,乞伏缦卿手铸金人成功,他当即宣布:“这是天意,我们都要遵从,乞伏缦卿为正妃,拓跋宝为左夫人,美罗德为右夫人!”拓跋焘向源贺道喜后,率领群臣离去。源贺不得不佩服起拓跋焘处理后宫家事的机智。而乞伏缦卿也确实有正妃之德,她可以跟拓跋宝和美罗德融洽关系,让源贺也佩服不已。后来拓跋宝为源贺生下儿子源怀,美罗德生下儿子源奂,乞伏缦卿又为源贺生下女儿钦文姬辰,源贺唯独为女儿取了个鲜卑语的名字,他对这个女儿的喜爱可见一斑。

目录
目录

作品相关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体
字体大小 默认
行 间 距 默认
保 存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