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岳飞梦寻志未酬
历史的页卷哗啦哗啦往下翻过,眨眼间,立国一百六十多年的北宋王朝被金军消灭,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建立了南宋政权。
鸡母山仍是那么默默无声地俯看着人间白云苍狗般的变来幻去,但是,它的博大、丰富、宏丽总是有意无意地牵引着一代又一代世间巨人的目光,搅动着他们内心深处积淀的种种复杂情感。
南宋建立不久,金军便以势不可挡的凌厉攻势越过黄河、渡江南侵。南宋各路大军及各地义军纷纷起来抗金,岳飞所率领的岳家军,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支。
公元1134年,宋金战争的重心转移到川陕一带,南宋朝廷决定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清剿统治区内的土匪、叛军及农民起义,以稳定内部统治。岳飞受命奔赴江西、湖南等地开展大规模清剿。岳家军如秋风横扫落叶似的很快就荡平了骚扰南宋后庭的叛军、土匪武装和以洞庭湖为根据地的杨幺农民起义。为此,岳家军被朝廷授予“神武后军”的番号,宋高宗赵构亲笔写下“精忠岳飞”四个大字,命人绣成一面旌旗赐给岳飞。
此时,岳飞目光早已投向了北方的抗金战场,他发誓一定要打到黄龙府,彻底消灭金军,报仇雪恨,以恢复大宋王朝昔日的荣光。趁着岳家军收容、扩充、整编之际,他带着一班人马来到了离他驻军不远的荆南楚庄鸡母山。他想吸取历史上那些寻宝者的经验与教训,不走弯路地一次成功掘出熊子埋藏在鸡母山洞中的瑰宝。他深信,那些青铜器虽然历经一千多年的漫漫时光,至今仍一定光彩照人。他想利用洞中的兵器就地招慕一支农民义军训练后北上抗金,更想将洞中的青铜宝鼎呈给当今皇上赵构,既可昭示自己对朝廷的忠心,也算是对宋高宗赐他旌旗的回报。要是寻宝成功,一举多得,该是一件多么称心如意的美事啊!
他没有像楚南公、高季兴那样大张旗鼓,而是悄没声息地将人马开进牛浪湖,驻在鸡母山下安营扎寨,严令部下不准进村扰民。
岳飞是一名严格的军人,但也称得上是一员历史上少有的儒将。他身上一点都没有武夫们所具有的轻率鲁莽等弱点,做事向来都是认真细致、慎重深思、果决明断。
一连几天,他带着一班人马绕着鸡母山走来走去,将山上的每一小径、洞口、谷地看遍,又坐一叶渔舟在牛浪湖面游来游去,还虚心地向当地的老人、智者请教,了解情况。
根据以往寻宝者的教训,鸡母山脚下的几个暗道洞口全是一些故意迷惑他人的所在,这点看来已是确定无疑,再也不必重复前人的失败了。
那么,正确通道是否藏在鸡母山东的牛浪湖底呢?荆南王高季兴的分析与筑堤并非没有道理。现在不妨对楚国大臣熊子当年的情景来一番推理和设想:他到楚庄后,做的事情有两件,一是派人在山南山北山西挖出一道道的暗道,在其中设置路障,以迷惑他人;第二件,就是将青铜宝器藏好。他在山东围出一道长堤,抽干其中的湖水,挖出一条通道直达山腹的洞中。待藏好所有宝器,只需将大堤掘开一道口子,湖水将会淹没、掩盖一切痕迹,后来者就很难寻到真正的通道了。就是假设推想,一般人也想象不出湖水底下会有出口。这可能就是熊子的大智大慧、大谋大勇之所在。
岳飞想趁此大军休整良机筑堤抽水,寻找通道。
可是,他仍处在犹豫彷徨之中,一时难以下定决心。
北方战事越来越紧,时间有限,他不可能在此多呆,更不能以此疲军劳而无功。他觉得熊子将真正的洞口设在湖底,有着很大的几点疑问,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从荆南的地质结构来看,无论洞口封得再严再密,也难以做到避免湖水渗透进去。熊子长期生活于此,对周围地带的地质结构照说应该了如指掌,就是不熟悉地理环境特点,以他的聪明智慧,也应该考虑得到这一点。还有,通道设在水中,取宝既不隐蔽,又要兴师动众,更无法根据自己的需要分期分批地取出。这也有悖于熊子的思维特点和当时的形势环境。
因此,岳飞迟迟难以下令。
正在这时,襄阳和郢州被攻陷,南宋的长江中游防线出现了缺口,朝廷急遣岳飞率军北上,收复失地,稳定局势。
岳飞就要离开了。为此,他虽感遗憾,但作为历史上少有的一代英豪,他的思想、行为就是与众不同,在离去时留下了一段“岳飞铸剑”的佳话,至今仍为人们广为传诵,并被当地文艺团体创作成歌曲、舞蹈作为保留节目长演不衰。
且说岳飞接到朝廷圣旨,一面传令三军将士整装待发,一面派人火速聘请当朝铸冶大师旷闻赶至楚庄。
旷闻刚刚赶到,就授命赶铸一把青铜宝剑。
岳飞虽然没能寻出鸡母山洞中的青铜武器,但他想以当代的精湛技艺打造一把超过当时水平的青铜宝剑,借重古楚国、大臣熊子及荆州山水的名望与灵气,拜祭天地。
熊熊炉火中,已然成形的青铜宝剑通体散发着透明的灼灼红光,几乎照亮了楚庄的大半个天空。
风声呼呼,炉火越烧越旺,青铜宝剑就要淬火出炉了,兵士们里三层、外三层围得密密匝匝,一个个瞪大双眼,目光凝于中心焦点,紧张地望着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众人看到,火炉边面对面地站着铸冶大师旷闻与他们心中崇拜的大将岳飞,火光映红了他们的脸膛,照亮了他们的整个身体。弥漫的红色中,只见岳飞刷地一下捋起左袖,露出健壮的胳臂;右手猛然操起放于一旁的锋利匕首,闪电般划过左臂。顿时,一道鲜血喷涌而出,划着一条漂亮的弧线飞向火炉。说时迟,那时快,但见旷闻麻利地从炉中夹出已然烧好的宝剑,高举头顶迎了过去。空中突然响起一声裂帛般的“嗤”响,喷溅的鲜血不偏不倚地射在迎面而来的通红宝剑剑刃,腾起一道青紫色的烟雾,缭绕着向上升窜。
围观的人群突地爆发出一阵狂热的欢呼,在他们眼中,通红的剑体、喷溅的鲜血、缭绕的烟雾已将元帅岳飞衬托成了一个天堂中的神话人物。他们不敢相信眼前的真实,以为站在眼前的岳飞就是一个活脱脱的神灵。
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声中,一把举世无双、用鲜血淬成的宝剑诞生了!
岳飞双手举剑,先拜上天,后拜大地,再拜鸡母山的山神与牛浪湖的龙王,然后慷慨激昂地舞剑高歌: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歌,众人和,一时间,整个鸡母山沉浸在一片壮志激烈的沸腾之中。
岳飞歌罢,再次举剑仰天长啸:不灭胡虏,誓不为人!
一声令下,大军开拔,向着北方浩荡而去。
马蹄叩响大地,岳飞再次回头深情地望了鸡母山一眼。
没想到就是这么一望,他的心中突地豁然开朗,就像黑沉沉的夜空猛然划过一道耀目的闪电,一时间照亮了整个天空与大地。
岳飞就在离开的那么一瞬间,突然破解了熊子留下的千古迷障:他的眼前,清晰地出现了一条宽敞的通道,这是一条没有任何陷阱与路障的坦道,是专为智者设置的一条取宝之路。一旦彻悟,即可非常顺利的进入鸡母山洞腹之中。
可是,军令如山倒,大军已经开发,射出的箭不能回头,凶残的金兵正在北中国的大地施虐,水深火热中的中原人民正等着岳家军前去解悬,他不能再停留了。他在心里大声喊道:等着吧,待到灭金之后,我岳飞还会来的,我要让这些千年瑰宝再现人世,焕发奇光异彩!
岳飞就这样走了。也许,他当时也没有想到这是他的永远离去。以岳家军的英勇无畏,他可以打得金兵狼狈逃窜,可是,他却无法战胜来自腐败朝廷向他射来的暗箭。
不久,岳飞即被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年仅三十九岁。真可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要是岳飞从从容容地在鸡母山寻出了青铜宝藏,那他的结局又会怎样呢?
也许,岳家军与用青铜兵器武装起来的农军一道,将把金军打得更惨;也许,他将那寻出的青铜九鼎呈献给了宋高宗,赵构睹物思情,领会到岳飞的一片赤子忠诚,就不会匆匆下达“岳飞特赐死”的手令了。那么,中国的历史发展,其走向将会出现一番彻底改观。
然而,遗憾的是,历史可以让人打扮,却怎么也不能假设与改变。